“陛下千萬不要拿路易十六來相比較,他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是一個十足的懦夫,在永恒的曆史中他隻不過是一個小醜。陛下可以想一想查理一世!他為捍衛自己的權力而戰,戰敗了,他不怨天尤人,心甘情願、不動聲色地走向斷頭台,帶著他王者的氣概從容就死,在曆史上他至少還不失為一個勇敢的君王。陛下,在我們麵前的確沒有別的路可走,我們惟有奮鬥。尊貴的陛下,你是絕不能投降屈服的。無論你麵對何等的艱難險阻,都必須抗爭!”
短短幾句話,俾斯麥就把威廉一世血管裏流淌著的,霍亨佐侖他們家祖傳的血性勁兒給激起來了。老頭一下子像打了雞血一樣地興奮,啥也不怕了。從此以後,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就結成了生死搭檔。
剛回柏林,威廉一世就讓俾斯麥轉正當了正式的宰相。
俾斯麥用幾句硬話把軟蛋老國王給穩住了,可預算案的事可不是靠幾句話就能搞定的。事實證明,俾斯麥不光會說硬話,辦事情更是狡猾狡猾地。
他把預算案提交給上院,還沒等上院表決呢,俾斯麥就表示,看上去兩院意見不一呀!由於上下兩院意見不一,甭說預算案了,就是憲法本身都出現了漏洞——憲法裏忘了寫兩院意見不一時怎麼辦了。俾斯麥說,像兩院意見不一,憲法有漏洞這種事,擱在立憲國家裏麻煩就大了,要修憲,那能把整個國會和半個國家翻個個兒。好在咱們普魯士有國王陛下,隻要請國王陛下批準預算撥款,政府就能正常運行下去。你們看咱們普魯士的製度多優越啊!
10月13日,國王根據俾斯麥的要求,宣布議會休會3個月。議員們覺得休會很好,可以用這3個月好好想想,怎麼把憲法的漏洞給補上。俾斯麥更覺得休會很好,因為就在這3個月的時間裏,他讓國王代替議會,甭說軍費預算了,就是軍隊改革的命令都簽發執行了。
等到3個月之後,議會重新開會的時候,議員們才發現,沒有修訂憲法的必要了——俾斯麥領導的政府都按著國王的命令把事情給辦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