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733年,22歲不到的小腓特烈開始作為他爹的特使,在全國各地巡查,1735年又被委任為萊茵斯堡一帶的地方官,開始鍛煉執政能力。
小腓特烈的這幾次實習,效果都不錯,所以,1740年他那個抽了一輩子劣質煙的老爹腓特烈·威廉一世臨死時,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的事業後繼有人,我死而無憾”——這個操勞了一輩子的辛苦人,走得很欣慰。
士兵國王兼乞丐國王去世以後,28歲的腓特烈繼位。盡管當時的普魯士仍然隻是個領土排在歐洲十名開外的小國,但是靠著他爺爺和他爸爸打下的基礎,腓特烈手裏有8萬多人的軍隊,還有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庫,所以,年輕的新國王準備對外擴張。
更重要的是,就在他繼位的當年,普魯士對外擴張的機會就出現了。
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去世,按照他的遺囑,他的女兒瑪利亞·特蕾莎繼位。
這位特蕾莎盡管是前皇帝卡爾六世的親閨女,可是她畢竟是女的,而按照慣例,神聖羅馬帝國隻能有皇帝,不能有女皇,所以,她的繼位不合法。這就給歐洲列強幹涉奧地利提供了借口。
年輕的腓特烈準備就此幹一票,可還沒等他有所動作,特蕾莎她堂姐夫,卡爾六世的哥哥約瑟夫的女兒瑪利亞·阿瑪利亞的老公,巴伐利亞的選帝侯查理.阿爾伯特就跳出來了——名字好長,喘口氣再說。
查理·阿爾伯特跳出來是要為他老婆討個說法:如果女人可以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那就應該是自己的女人繼位——論年齡,他老婆阿瑪利亞要比特蕾莎大。
當然,繼承遺產這種事情,如果是放在我這樣的小民身上,就算跳出來討說法,也就是打打嘴架,實在不行就遞個起訴狀,請求人民法庭給俺做主而已。但是人家選帝侯就不一樣了。
選帝侯討說法的手段厲害得多,直接出兵開戰。
看到又有仗打了,歐洲各國王室就跟著起哄,紛紛動員軍隊,都想趁火打劫,給自己撈點好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