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廳的太師椅上正坐著一位氣質儒雅的中年高瘦男子,手上拿著一封書信。就在他沉思之際,管家帶著那兩位已經摘下鬥笠的陌生人進來。
“七爺,一和道長來了。”
原來是一和師傅與他的小徒弟。
這才隔了幾日,一和師傅麵容枯瘦,形同鎬枯,仿佛被抽盡了畢身血氣一般。
喚七爺的中年男子起身,向一和師傅恭敬地揖手一禮。
“一和道長,一路奔波遠道而來,辛苦了。”
一和師傅緩緩探出身子稽首道:“老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七爺客氣了。”
“道上請上座,老易,上茶。”
“是”管家道了一聲便出去張羅了。
“多謝七爺。”
“我收到了書信知悉了這其中的原有,不承想這封陽灣還有這般離奇曲折的秘密。說實話,這忙我不知道是否能幫,還請道長指引迷津。”
七爺將書信給了一和道長,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一和師傅點點頭,表示理解,他道:“說起來都是上千年前的恩怨,因果循環,是毀滅是生存,老道亦無能為力。但那孩子筋骨不錯,且人品貴重,老道自然是要出一份力替他走這一遭,封家也願意讓出玉牌,隻為保他一生平安順遂。”
“哦,是什麼玉牌?”
“封氏一族族長玉佩,又叫赤山銜龍玉。”一和師傅從懷中掏出村長轉交與他之物。
七爺見此物,神色瞬間變得震驚了起來。
“居然是它!”七爺雙目緊緊盯著一和師傅手中的赤山銜龍玉,那玉牌通體赤紅,由上好的羊脂玉雕琢而成,主體雕作一對盤旋繞轉,氣勢矯健的大龍,體積不大,整體大小適當,設計精巧,造型十分生動。雕工蒼勁,線條嫻熟流暢,紋飾清晰立體,這應是當時最高級的貴族才能擁有的,能夠象征至高無上權利的玉牌。
一和師傅篤定七爺對玉牌感興趣,繼而又說道:“七爺可知這赤山銜龍玉來由?”
“知道。”七爺點了點頭,“這赤山銜龍玉乃是修武皇帝禦用之物,後賜予渤海郡封氏望族寧封子,隻是後來隨著朝代的更迭早已不知所終。傳聞說它不僅可以通神靈、達天命、辟邪祟。”
“沒錯,但這赤山銜龍玉唯有命定之人以自身鮮血滋養,方能散發出強大的能量。而依了老道之見,這封家能窩在蛇族地盤上千年,沒有它的幫助根本做不到。”
“莫非你們所保之人便是與這赤山銜龍玉命定之人?”
“那日老道見那孩子被白蛇攻擊,卻因緣際會被老天爺救了一命,不敢肯定,但想來多少有關聯。”
“既然一和道長都這麼說了,為了這赤山銜龍玉,在下定不會袖手旁觀。道長且放心。”
“如此,便托付給七爺了......”
封陽灣
村長外出回來的時候,發現封三清已經做好飯菜在等他。
“爺爺,你去哪裏了?讓我一頓好找。”
“去見了一和師傅。”
村長手裏握著一和師傅還給他的赤山銜龍玉,漫不經心地跟封三清說著話。
“咦,這不是玉牌嘛,爺爺你怎麼把赤山銜龍玉拿出來了。”
“這不是重點!”村長略帶嚴肅的語言說道:“三清兒,你在海灘上見到的那些人,確實已經死了。”
“真死了?”封三清瞪大了眼睛,“他們怎麼死的?”
“在海上遇到了強風暴,兩艘船全翻了。”
“竟是天災,不可思議!”封三清不太相信這種說辭。
村長也沒有多加解釋,隻是對封三清囑咐道:“總之呢,封陽灣近來不太平,你出門要格外小心。”
“知道了,爺爺。”封三清點了點頭,爺爺的冷靜的表現令他隱約感到不安卻說不出口。
封陽灣,真是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