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
1.按摩防治脫發法:患者可將雙手置於頭頂,以示指和中指在頭皮做劃圈狀按摩頭皮,從前額按摩到後頸,然後在按摩兩顳部。每天按摩2次,每次約持續10分鍾,可以有效防治脫發。
2.梳頭治脫發法:每天早晨將雙手十指分開,輕輕插入頭發,由前向後梳摩頭皮,梳理49次後再換用梳子輕輕梳理49次即可,這樣可有效治療白發與脫發。
圓形脫毛症
圓形脫毛症通常被成為斑禿或鬼剃頭,多發於兒童與青年人群,是一種局限性斑片狀的脫發性毛發疾病。
◎症狀
圓形脫毛症患者往往會在毛發部位呈現出局限性成片的毛發脫落,其形狀通常為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部位比較清晰,直徑通常為1~2厘米。脫發區域皮膚較為光滑,有光澤,仍可見毛孔。脫落的頭發根部較細,毛球較小,往往會成為感歎號形狀。如果圓形脫毛症患者開始恢複,患部則會出現黃白色的細軟毫毛,並會逐漸變黑變粗。
◎病因
圓形脫毛症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確,但通常認為神經精神因素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原因,長期的悲傷、焦慮、憂慮、焦急、緊張不安等均會引起圓形脫毛症。此外,營養不良、外傷、錯服藥物、不正確的護發等因素也會引起斑禿。
◎治療
圓形脫毛症患者可通過以下方法緩解病情:
1.患者可通過用精鹽酸氮芥溶液或0.05%氮芥酒精刺激毛發的生長。
2.患者可通過局部免疫抑製治療,使用皮質類固醇製劑外用於患處。
3.患者可使用米諾地爾緩解病情,其濃度通常為2%~5%,一日外用2次。也可局部注射阿托品類藥物,用以改善斑禿頭皮微循環障礙。
4.斑禿較為嚴重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皮損內注射的方法進行緩解,但每次的用量不宜過大。常用的製劑包括強的鬆龍混懸液、去炎鬆混懸液、得寶鬆注射液等,此外,維生素E、微循環改善劑也可作皮損內注射。
5.患者可通過物理療法或組織療法進行治療,如紫外線、音頻、鳴火花、氦氖激光等療法,也可通過液氮冷凍、血卟啉加U-VA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而組織療法則多采用羊腸線局部埋藏、胎盤組織液肌注等方法。
6.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並不明顯,可采取手術治療,如遊離植毛、單個毛囊移植等。
◎預防
圓形脫毛症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注重科學合理的飲食,要堅持飲食多樣化,不可偏食、挑食,應多食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堅持粗細糧搭配的原則。
2.應講究衛生,保持頭部的清潔,但不能濫用護發用品,也不能用堿性太強的肥皂洗頭。
3.盡量避免用電吹風吹頭發,也應減少燙發的次數。
4.堅持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時應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焦躁不安心理。
預防食療方
方一(酥油蜂蜜粥):酥油20,蜂蜜15克,大米100克。大米洗淨,以清水浸泡約1小時,加水同煮,待粥沸後加入酥油和蜂蜜,繼續熬煮至熟即可。一日1次,可做主食。可潤肺清熱,對圓形脫毛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身體肥胖、大便溏薄者不可多服。
方二(龍眼蜜糖):龍眼肉400克,蜜糖適量。將龍眼肉放入鍋內幹蒸30分鍾取出,在日光小曬約2小時,一天後再蒸曬,重複5次後加入適量蜂蜜與水,文火燉熟即可。一日1次,適量服用。可潤肺止咳,對圓形脫毛症還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方三(山楂荷葉粥):山楂60克,荷葉1張,大米適量。山楂與荷葉同煎為汁,然後將洗淨的大米放入藥汁同煮至熟即可。一日1次,可作主食。可有效預防圓形脫毛症的發生。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食療方
方一(銀耳鵪鶉蛋):銀耳15克,鵪鶉蛋10隻,冰糖少許。將銀耳泡發、擇洗幹淨,上籠蒸約60分鍾;鵪鶉蛋加水煮熟,去皮後與銀耳一起加水和冰糖武火煮沸,然後轉文火繼續煮片刻,撇去浮沫即成。一日1次,佐餐服食。可潤肺止咳,健胃消食,對圓形脫毛症還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方二(馬齒莧韭菜包子):馬齒莧、韭菜各150克,雞蛋2個,蔥、薑、麵粉、植物油、醬油、精鹽各適量。將馬齒莧、韭菜分別洗淨、瀝幹,切為碎末。雞蛋攪打勻後炒熟弄碎,與馬齒莧、韭菜一起拌勻,放入精鹽、醬油、植物油、味精、蔥、薑末製為餡,和麵製為包子,放入蒸籠裏蒸熟即可食用。正餐主食,一日1次。起到強腎健體、排毒養顏之功效,可有效治療圓形脫毛症。
方三(柿餅杞子丸):枸杞子、幹柿餅各適量,同研為末,然後製為綠豆狀的丸子,加水同煮至熟即可。飲湯食丸子,一日1次。可有效緩解圓形脫毛症。
偏方
方一(辣椒外擦法):尖頭辣椒10克,60°白酒50毫升。辣椒洗淨切碎,加入白酒後浸泡10日,濾渣取汁。以藥酒塗擦患處,一日數次。可有效治療圓形脫毛症。
方二(花椒塗擦法):花椒120克,酒精500毫升。花椒放入酒精中浸泡約7天,濾渣取汁。以藥酒塗擦患處,一日3次。可有效治療圓形脫毛症,堅持使用2周即可見茸毛叢生。
方三(薑片外擦法):新鮮老薑1塊。將薑切為薄片。用薑片擦拭患處,一日2次。對圓形脫毛症有較好的療效。
多毛症
多毛症指的是汗毛的密度和長度逐漸增加,超過正常生理範圍的一種疾病。
◎症狀
多毛症患者往往會在麵部、腹部、四肢、背部、腋下,以及陰部等處出現明顯的體毛增多、增長、變黑、變粗的現象,部分患者還會長出胡須、胸毛,乳頭也會長毛,此外,患者也可能伴性冷淡、月經不調等症。
◎病因
引起多毛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先天因素,多毛症家族史、過早發育症、原發性多毛症均為引起多毛症的先天性因素。
2.腦炎、顱骨內板增生、多發性硬化症等大腦與下丘腦病變也會引起多毛症。
3.糖尿病、嗜堿細胞瘤、肢端肥大症等症也會引發多毛症。
4.青年型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性症候群、皮質醇增多症均易引起多毛症。
5.使用可的鬆、苯妥因納、合成孕激素、雄激素等藥物,或妊娠、精神過於緊張、精神性厭食症等也會導致多毛症的發生。
◎治療
多毛症的治療應對症下藥,不可盲目地用機械方法、化學方法進行脫毛。若患者是家族性的多毛,則無需過於注重後天的治療;對多囊卵巢患者則可通過促進排卵等手段進行治療;若患者因月經不調引起病症,則應盡快調整月經;若為內分泌失調這,則應經過內分泌測定有針對的進行治療;若患者患有卵巢、腎上腺或垂體腫瘤,則應及時切除腫瘤。
◎預防
多毛症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若患有腦炎、糖尿病、腎上腺性症候群、肢端肥大症、多發性硬化症等病症的人應及時治療,以免誘發多毛症。
2.應謹慎用藥,尤其是激素類藥物,以免因誤食引起多毛症。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免因內分泌紊亂引起多毛症。
4.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小偏方
電池粉脫毛法:舊電池粉、堿粉等量,醫用酒精適量。將舊電池粉、堿粉用醫用酒精調勻,靜置5分鍾備用。患者可用調好的藥液清洗患處一日1次,約5~7日後汗毛會自行脫落。具有脫毛的作用。
無毛症
無毛症指的是女性在過了青春生長期以後,陰毛仍然很稀疏甚至無毛的症狀。無毛症患者往往會由於生理上的不便引起精神上的自卑和羞恥感。
◎症狀
患者往往會出現陰毛稀疏甚至沒有陰毛的症狀。
◎病因
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低下、內分泌腺功能障礙、性腺功能減退等因素均會引起陰毛稀少、脫落等病症。
◎治療
無毛症一般無需治療,如果希望陰毛長的濃密一些,則可通過紫外線照射、雄性激素藥膏塗抹,以及毛發移植手術進行治療。
◎有效緩解方法
患者首先要從心理上消除對病症的自卑和羞恥感,患者家屬也要給予足夠的關懷和照顧,這對疾病康複非常有益。治療期間,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診治,切不可亂用藥物,以免加重病情,增大治療難度。
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在中醫上又叫“熱瘡”,指的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
◎症狀
單純皰疹患者往往會出現紅斑,若病情加重則會在紅斑上生出成群的小水皰,水皰破損後,會露出糜爛麵,並會逐漸幹燥結疤,患者常常會感覺患部有癢感和灼燒感,病程一般會持續1~2周,可自愈,愈後並不會留下疤痕。
◎病因
單純皰疹是因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人類單純皰疹病毒通常包括單純皰疹病毒Ⅰ型和單純皰疹病毒 Ⅱ型。
◎治療
單純皰疹患者可通過以下方法緩解病痛:
1.患者可外用0.5%新黴素軟膏或2%龍膽紫溶液緩解病情。
2.若患者症狀較為嚴重或反複發作,也可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每次6毫升,每周注射2次;也可口服昔洛韋,每次200毫克,一日2次;或服用萬乃洛韋,每次300毫克,一日2次。
3.患者可通過黃連膏或2%地榆紫草油膏進行外塗治療,也可通過服用龍膽瀉肝丸、牛黃解毒丸、黃連上清丸等中成藥緩解病痛。
◎預防
單純皰疹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2.勞逸結合,確保良好的睡眠,同時也應保持良好的情緒。
3.避免用手抓撓身體上的癢處,也盡量避免以不清潔的物品觸碰皮膚。
4.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澡,勤換洗衣服和被褥,防止發生感染。
5.科學合理的飲食,盡量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有效緩解方法
中藥外用方
方一(馬蘭甘草外敷法):飛揚草、馬蘭各30克,小蘖6克,甘草3克,茶油適量,各藥同研為末,取茶油適量與藥末調勻。以調好的藥液塗擦患處,一日2次。可治療單純皰疹,尤其適用於化膿性皰疹的治療。
方二(海金沙藤外塗法):海金沙藤嫩芽、嫩葉適量,精鹽少許,同搗為汁,加入少許精鹽攪勻。以藥汁塗擦患處,每小時1次。可有效治療單純皰疹。
緩解小偏方
方一(木香塗擦法):土青木香適量,香油少許。將土青木香研為細末,用少許香油拌勻備用。患者可用拌好的藥液塗擦患處,一日2次,連用一周即見療效。對單純皰疹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二(馬齒莧外敷法):鮮馬齒莧適量。將馬齒莧洗淨、搗爛為汁液。以藥液塗敷患處,一日2次。對單純皰疹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即中醫所指的“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帶狀皰疹多由病毒引起,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製劑的人。水皰會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患者常有疼痛難忍的感覺。
◎症狀
帶狀皰疹患者往往會在潮紅斑的基礎上生出群集的水皰、丘疹,其粒如綠豆大小,水皰內液體清亮,若患者病情較重則會在水皰中呈出血性或潰瘍,皮疹的分布多為帶狀。患者往往會因此出現疼痛感,疼痛通常會出現在皮疹出現之前,輕輕觸碰就會疼痛,嚴重者會劇痛難忍,疼痛感往往會持續到皮疹完全消退以後,帶狀皰疹治愈以後會留有色素沉著,但通常不會遺留疤痕。
◎病因
帶狀皰疹通常是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有些患者被感染後往往會攜帶病毒,但並不發作,但當機體抵抗力出現下降以後,病毒的活動就會加劇,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激發帶狀皰疹。
◎治療
帶狀皰疹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緩解病痛:
1.患者可服用或肌注B族抗生素,如維生素B 1、維生素B 2等。
2.患者可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如口服泛昔洛韋片,每次0.125克,每隔8小時服用1次;口服萬乃洛韋,一日2次,每次300毫克;口服無環鳥苷,一日5次,每次200毫克;肌注聚肌胞,一日2次,每次2毫克。
3.患者可通過服用止痛藥緩解病痛。如口服芬必得,一日2次,每次300毫克;必要時也可口服嗎啡控釋片,每次30毫克。
4.患者也可通過采取激素治療,如口服強的鬆。
5.患者可采取外用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如可用爐甘石洗劑擦洗患部,嚴重者也可用0.1%利凡諾爾液濕敷,並配合抗菌素軟膏的外用進行治療。
6.患者還可通過紫外線照射或音頻電療法進行治療。
◎預防
帶狀皰疹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過度。
3.科學飲食,可多攝入一些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多喝水。
4.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皮膚痛癢、皰疹,應及時進行檢查與治療,以免因此引發帶狀皰疹。
5.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
6.調整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和壓力的出現。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中藥方
方一(龍子丹):車前子250克,地龍8條,香油適量。鍋中加油燒至八成熱,下入車前子炸為紫紅色後研碎備用;地龍去土,焙幹後研為細末,然後與車前子末拌勻後製為丸裝。一日1次,每次0.3克,睡前服用。可有效治療帶狀皰疹。
方二(柴胡青葉粥):柴胡、大青葉各15克,大米30克,糖適量。將柴胡、大青葉加水煎煮,濾渣取汁備用;大米洗淨,與藥液同煮為粥,待粥成時加入適量糖調勻即可。一日1次,連服6日即見療效。可解毒清熱,對帶狀皰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外用方
方一(馬齒莧泥):馬齒莧200克,將馬齒莧洗淨、切碎,然後搗為泥狀。以馬齒莧泥塗敷患處,一日2次。可清熱利濕、清肝利膽,對帶狀皰疹有較好的療效。
方二(番薯葉冰片泥):番薯葉200克,冰片5克。番薯葉切碎,與研細的冰片搗爛。敷在患處,每天2次。對帶狀皰疹、水皰疹、口苦口幹、便秘、尿黃有療效。
緩解小偏方
方一(柚子葉塗敷法):柚子葉、茶油各適量。先將柚子葉曬幹,然後燒為灰末。用時取少許柚子葉灰末,加入少許茶油調勻後塗敷患處,一日2次。對帶狀皰疹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方二(葵花梗塗敷法):葵花梗、桐油各適量。先將葵花梗曬幹,然後燒為灰末。用時取少許葵花梗灰末,加入少許桐油拌勻後塗敷患處,一日2次。對帶狀皰疹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三(韭菜根外擦):韭菜根50克。將韭菜根擇洗幹淨,加水同煎為汁。待韭菜根汁冷卻至溫時擦洗患處即可,一日2次。可有效治療帶狀皰疹。
扁平疣
扁平疣是一種因疣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皮膚贅生物,多發於青少年人群。
◎症狀
扁平疣多發於患者麵部與手背,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多角形,多呈褐色。扁平疣常呈密集或分散分布,有輕微瘙癢感,如果患者抓撓可引起自身接種。
◎病因
一般認為扁平疣的出現是由機體免疫功能較差、皮膚外傷引起的感染等因素所致,中醫則認為扁平疣是因肺經風熱熏蒸,蘊阻肌膚所致。
◎治療
扁平疣患者可通過以下方法緩解病情:
1.患者可口服扶正祛邪的中藥緩解病情,但這種方法往往效果並不十分理想,且需要長期堅持服藥方能見效。
2.患者可通過注射激素轉移因子緩解病情,這種方法可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扁平疣進行間接性的治療。
3.患者可通過激光鏟除的方法進行治療,但這種方法往往隻能鏟除扁平疣的表麵,而皮下病毒並未徹底清除,因此也無法根治此病。
◎預防
扁平疣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勞逸結合,確保良好的睡眠,同時也應調整心態,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狀態。
3.盡量遠離紫外線和電離輻射。
4.謹慎服藥,應遵照醫生的指導服用藥物,避免激素類藥物的使用。
5.科學合理的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飲水,也可經常做水果麵貼。
6.盡量避免電離子、激光、自身疣體埋植治療等創傷性治療。
預防食療方
方一(醋鴨蛋):青殼鴨蛋7個,米醋適量。先將青殼鴨蛋洗淨,一同放入米醋中浸泡約5~7日,然後將鴨蛋煮熟即可。每日服食鴨蛋1隻。可健脾養胃、增強食欲,對扁平疣還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方二(香附雞蛋):香附15克,雞蛋1個,植物油、米醋各少許。先將香附研為細末,然後將雞蛋打碎與香附末混合攪勻備用;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入拌勻的香附雞蛋,待雞蛋即將煎熟時,放入少許米醋烹一下即可。一日1次。對扁平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方三(紅花茶):紅花10克,將紅花以沸水衝泡,5分鍾後即可飲用。代茶頻飲,待衝泡至色淡後即可重新泡製。可有效預防扁平疣。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食療方
方一(薏米粥):薏米50克,糖少許。薏米擇去雜質,洗淨後在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然後加水後武火煮沸,再轉文火繼續熬煮,待粥煮至熟爛後加入少許糖調勻即可。一日1次,空腹服食,連服10日即為一個療程。可健脾養胃,對扁平疣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方二(薏米綠豆粥):薏米、綠豆各30克,糖少許。薏米與綠豆分別擇去雜質,洗淨後在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然後加水武火煮沸,再轉文火繼續熬煮至熟爛,最後加入適量糖調味即成。一日1次,早晨空腹服食,連服15日即為一個療程。
方三(涼拌蒲公英):鮮蒲公英300克,香油、味精、精鹽各適量。將蒲公英洗淨,放入沸水中汆熟,然後加入香油、味精、精鹽拌勻即可。一日1次,佐餐服食。可清熱去火,潤腸通便,對扁平疣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外用偏方
方一(馬齒莧外塗):馬齒莧20克,板藍根15克。將馬齒莧與板藍根同煎,濾渣取汁後備用。患者可用藥液塗擦患處,一日2次,也可取適量配合服用效果更佳。可清熱解毒,對扁平疣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二(食醋療法):醋200毫升。將醋放入鍋中,加熱使之濃縮為100毫升即可。以濃縮汁外塗患處,一日2次,持續使用30日為一個療程。可殺蟲消炎,對扁平疣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足癬(香港腳)
腳氣又叫“足癬”,是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性皮膚病,醫學上常將其分為糜爛型、水皰型和角化型腳氣。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經常共用洗浴用品會引起腳氣的傳染。
◎症狀
腳氣可在一年四季發作,但夏季較重,患者常出現腳步瘙癢、腿腳麻木酸痛、軟弱無力等症狀,甚至出現攣急或腫脹,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還會引起手癬和甲癬。
◎病因
足癬通常是由紅色毛癬菌引起,足部多汗潮濕、穿著不透氣的鞋襪也會引起足癬,此外,同用澡巾、浴盆、脫鞋、洗腳盆等菌容易導致皮膚癬菌的感染。
◎治療
足癬患者可通過外用達克寧霜、新腳氣膏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也可配合殺菌消炎藥物的服用。
◎預防
足癬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保持個人衛生,經常換洗衣物,經常洗腳。
3.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浴盆、毛巾等物品。
4.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過度疲勞。
5.應對襪子、鞋子進行定期消毒,以免引起感染和細菌的繁殖。
預防食療方
方一(鯉魚冬瓜湯):鯉魚1條,冬瓜100克,蔥、薑、精鹽各適量。鯉魚處理幹淨後瀝幹;蔥、薑洗淨切絲;冬瓜洗淨切小片;魚下冷水鍋,武火煮沸,加入蔥薑後改文火慢燉;當湯汁顏色呈奶白色時下入冬瓜,並加入適量精鹽,稍煮即可。食肉飲湯,一日1次,也可隔日服食。可利水消炎,還可預防足癬。
方二(花生鳳爪湯):花生仁150克,眉豆、雞爪各100克,紅棗10個。花生、眉豆分別洗淨,紅棗洗淨去核,雞爪洗淨備用;以上材料加水同煮,待熟爛後裝盤即成。可佐餐服食,隔日服用一次。可健胃消食,對足癬還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食療方
方一(赤小豆鯉魚湯):鯉魚1條,赤小豆、蒜各50克,陳皮5克,生薑10克。赤小豆洗淨,蒜剝皮,薑洗淨切片備用;鯉魚宰殺洗淨,加水適量煮沸,然後加入赤小豆、蒜、薑同煮至熟即可。食肉飲湯,隔日服用一次。可清熱利水,對足癬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方二(蟒蛇肉湯):蟒蛇肉約500克,精鹽適量。將蛇肉處理幹淨,切小段後加水煮湯,帶肉熟後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食肉飲湯,可佐餐服食,連食3次。對足癬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緩解小偏方
方一(鮮桃葉汁):鮮桃葉2 0 0克,將鮮桃葉洗淨搗爛。患者可將搗爛的桃葉塗敷於患處,一日2次。可緩解足癬的症狀。
方二(荔枝核糊):荔枝核100克,醋少許,將荔枝核研為細末,加入適量醋調勻。先將腳部清洗幹淨,然後以調好的藥液塗擦患處,一日2次。對足癬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方三(米醋泡腳):米醋適量,取米醋適量倒入盆中,兌入1:1的水即可。將腳浸泡在醋液中,浸泡30分鍾,一日3次。可殺菌消炎,對足癬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手癬
手癬也叫鵝掌風,是一種由有害真菌感染手部從而引起皮膚損傷的手部皮膚病。鵝掌風是一種真菌感染疾病,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感染引起。鵝掌風往往通過接觸感染,用手撓抓患部或與患者共用洗漱用具均會引起疾病的傳染。
◎症狀
手癬初起損害往往在手部的一側,指端曲麵會出現小水皰,待水皰幹燥後則會發生脫屑,並逐漸從患處擴展到掌心等部,脫屑處的皮膚也會逐漸變厚變粗,皮膚紋理也會日漸寬深,並會隨之喪失正常的光澤和柔軟性,水皰破裂後皰壁通常不易脫落,會形成環狀鱗屑,若為冬季幹冷時節,關節活動還會發生裂隙,並會出現疼痛感。
◎病因
中醫認為引起手癬的原因通常為風毒影響,凝結皮膚,氣血失養。而現代醫學則通常認為手癬是因表皮癬菌、毛癬菌、足趾毛癬菌等侵犯人體所致。
◎治療
對手癬的治療可采用癬藥水外擦,同時配合服用適量殺菌消炎藥物;若患者皮膚粗糙,且出現了皸裂,則可通過塗擦風油膏或紅油膏緩解病情,嚴重者可內服祛風地黃丸。
◎預防
手癬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應及時徹底地消滅傳染源。
3.如果手部經常出汗,則須保證手部周圍空氣的流通,保持手部的幹爽。
4.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手部受到堿性物質的損傷。
5.注意衛生,經常洗澡洗手,不共用浴盆、毛巾等生活用品。
6.若患有灰指甲,則應及時治療,以免出現手癬與灰指甲交叉感染的現象。
預防食療方
方一(海帶燉豬肉):海帶100克,豬瘦肉150克,精鹽少許。海帶泡透後吸進切片,豬瘦肉洗淨切塊,然後將二者加水同煮,文火燉至肉熟,然後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佐餐服食,一日1次。可補血益氣、利水解毒,對手癬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方二(皂莢豬肚):豬肚約200克,皂莢5克,精鹽少許。豬肚洗淨,裝入皂莢後加水同煮,煮至肉熟後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食肉飲湯,可佐餐服食,隔日服用1次。可益氣養血、健脾養胃,對手癬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食療方
方一(皂莢乳鴿):乳鴿1隻約250克,皂莢5克,精鹽適量。先將乳鴿處理幹淨,將皂莢裝入乳鴿腹內,加水同煮至熟,然後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佐餐服食,可隔日服用。對手癬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方二(烏雞粥):烏雞1隻,蔥白20克,大米60克,精鹽少許。烏雞處理幹淨,大米洗淨,蔥白洗淨切段,將以上材料加水同煮至熟爛,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成。一日1次,可作主食。可養陰退熱,對手癬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緩解小偏方
方一(地骨皮浸洗法):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地骨皮、甘草加水同煎,濾取藥汁。取藥汁浸洗患部,一日2次,每次浸洗10分鍾,堅持用藥5日,即見療效。可有效緩解手癬的症狀。
方二(艾葉熏洗法):側柏葉250克,艾葉60克,桐油50毫升。艾葉、側柏葉加水同煎為汁。患者可先將桐油煎熱,塗抹於患部,再用紙卷沾桐油,點燃熏烤患處3分鍾;然後以煎好的藥汁先熏後洗。每日1次,每次約10分鍾。本方可消炎殺菌,對手癬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指甲癬
指甲癬又叫“灰指甲”,中醫稱之為“鵝爪風”,是一種因皮膚淺部真菌感染引起的指甲板和甲床組織感染。多因腳氣或手癬等皮膚真菌感染引起,患者的病甲板會因此變厚變脆,出現灰、黃、棕、黑色的灰厚甲。一般可將甲癬分為增厚型甲癬、萎縮型甲癬、破損型甲癬和甲溝炎型甲癬。
◎症狀
指甲癬患者往往由某個指甲開始發病,嚴重者所有指甲都會受到傳染,患者指甲往往會失去光澤,指甲板也會日漸變形、增厚,通常會呈現為汙黃色或灰白色,若病情繼續惡化,患者指甲會變脆,脫落,有時也會出現甲床與甲板分離的現象。
◎病因
指甲癬通常是由甲感染真菌引起,而真菌的感染又同遺傳因素、周圍神經性疾病、糖尿病局部動靜脈循環與淋巴回流障礙等因素有關。此外,外傷、工作或生活環境較為潮濕等因素也會引起指甲癬。
◎治療
指甲癬患者可通過以下方法緩解病情:
1.患者可通過灰甲淨配合軟質霜治療指甲癬,先用藥膏軟化指甲,然後用剪刀將指甲刮薄,塗抹灰甲淨即可。
2.患者也可用剪刀刮去患處鬆脆病甲,然後塗擦30%冰醋酸溶液或10%碘酒,也直接將患處浸入10%碘酒中浸泡。
3.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不僅須外治,還應內服灰黃黴素。
4.用蒜汁塗敷患處也有助於緩解病情。
◎預防
指甲癬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洗腳、洗澡,勤換鞋襪,同時也應對鞋襪經常進行暴曬消毒,要經常換洗床單、被褥。
3.不可公用生活日用品,如浴盆、毛巾、鞋襪等。
4.科學飲食,盡量避免偏食、挑食,以免飲營養不良導致指甲癬的發生。
5.如果手足經常出汗,則可適當通過抑製局部排汗的方法限製出汗,使手腳保持幹燥。
6.對手足癬、扁平苔癬、濕疹、幹癬、牛皮癬等皮膚病應進行及時的治療,以免因此引發指甲癬。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小偏方
方一(蒜頭糯米敷法):生大蒜頭、糯米飯各適量,將蒜頭與糯米飯拌勻後搗爛。患者可將搗爛的大蒜糯米塗在患指上,24小時後換下,一日1次。對指甲癬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方二(大蒜食醋塗敷法):生大蒜、醋各適量,大蒜剝皮,從蒜瓣中間切開。以蒜瓣的切麵塗擦患處約10分鍾,然後將患指浸泡在食醋中10分鍾。對指甲癬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方三(鳳仙花蜂蜜外敷法):鳳仙花、蜂蜜各150克,將鳳仙花搗碎,加入蜂蜜調味藥膏。患者可將藥膏塗敷於患處,然後用紗布包紮,一日換藥一次。可治療指甲癬。
體癬
體癬又叫金錢癬或圓癬,是一種因小芽孢菌、毛發癬菌或表皮癬菌引起的皮膚病。
◎症狀
體癬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會出現紅色丘疹或丘皰疹,並逐步向周圍擴展,而中心也會隨之逐漸消退,因此體癬往往會呈環形,如果環狀繼續擴展,多個環狀即會融合為多環形,環形邊緣會出現幹燥性鱗屑,患者會有癢感,若進行直接鏡檢會發現有菌絲。
◎病因
體癬通常是由小芽孢菌、毛發癬菌或表皮癬菌引起,手癬、足癬、甲癬等均會誘發體癬,肥胖、多汗、潮濕、摩擦、不注意個人衛生、患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均有可能引起體癬。
◎治療
體癬患者可通過抗真菌藥物緩解病痛,若患者皮膚較薄,或患有炎症,或患者為嬰幼兒,則不宜使用濃度較高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可用3%克黴唑霜進行治療。
◎預防
體癬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2.勞逸結合,確保良好的睡眠,同時也應保持良好的情緒。
3.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澡,勤換洗衣服和被褥,防止發生感染。
4.如果出現手足癬、頭癬等症應及時治療,以免誘發體癬。
5.最好不要與人公用浴盆、毛巾、香皂等日用品,以免引起傳染。
預防食療方
燴黃魚肝:黃魚肝100克,醬油、糖、生薑、蔥各適量。黃魚肝處理幹淨後,加入少許生薑和適量水同煮至熟,然後加入醬油、糖、蔥調勻即可。佐餐服食,一日1次。可消炎解毒,對體癬有預防作用。
◎有效緩解方法
中藥外用方
方一(五倍子外塗法):鬆筆頭30克,五倍子4.5克,老柑枝18克,密陀僧3克,醋適量,同研為末,加入適量醋浸泡3天。以藥液塗擦患處,一日3次。對股癬和體癬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方二(苧麻葉外敷法):鮮苧麻葉、黑硝各適量。將鮮苧麻葉與黑硝一同搗爛為泥。將藥泥包在紗布中,擦敷患處,一日2次。可有效治療體癬。
方三(明礬蛇含外敷法):蛇含、明礬各適量,將蛇含與明礬同研為末。敷於患處,一日換藥1次。可治療體癬。
緩解小偏方
方一(羊蹄根塗擦法):鮮羊蹄根、醋各適量。將鮮羊蹄根搗爛為泥,包在紗布包中備用。用裝藥的紗布包浸醋塗擦患處,一日2~3次。可有效緩解體癬症狀。
方二(醋薑外敷法):山薑20克,醋100毫升。將鮮山薑洗淨、搗碎,放入醋中浸泡約10小時。患者須先將患處清洗幹淨,然後用藥汁塗敷患部,一日1次,連用3日即見療效。可治療體癬。
方三(木槿根塗擦法):木槿根適量,將木槿根加水煎煮,濾渣取汁。以藥汁塗擦患處,一日2次。對皮膚頑癬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汗斑
汗斑又叫“花斑癬”,是一種慢性、非炎性的皮膚淺部真菌疾病。汗斑具有傳染性,所以與汗斑患者共同使用洗浴用具或換穿衣服會導致汗斑的傳染。
◎症狀
引起汗斑的真菌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繁殖,從而使人體皮膚受到感染,在前胸、頸部、腋下、背部、腰部等部位出現明顯皮疹,並伴有較強的瘙癢感。
◎病因
汗斑主要是因糠秕孢馬拉色菌的皮膚淺表慢性真菌感染所致。
夏季氣溫較高的時候,皮膚會分泌較多的油脂,一旦不及時清洗,不及時換洗衣服就有可能引起汗斑,此外,患有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者也容易出現汗斑。
◎治療
汗斑患者可通過以下方法緩解病情:
1.口服酮康唑,一日1次,每次約200毫克,但若有肝病的患者應禁服;患者也可服用伊曲康唑,一日1次,每次約200毫克。
2.患者可選用孚其乳膏、克黴唑霜、2.5%硫化硒溶液進行塗擦,也可用3%采樂洗劑清洗患處。
◎預防
汗斑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2.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澡,勤換洗衣服和被褥,防止發生感染。
3.最好不要與人公用浴盆、毛巾、香皂等日用品,以免引起傳染。
4.應防止過度出汗,穿著透氣的衣服。
5.如果出現手足癬、頭癬等症,應及時進行治療,以免誘發汗斑。
預防食療方
方一(苦參銀菊露):苦參、茯苓各15克,金銀花、菊花、牛蒡子、白芷各10克,蒼術12克,豬瘦肉50克。豬瘦肉洗淨切絲,與以上藥材加水文火煲約2小時即可。食肉飲湯,隔日服食一次。可解毒去火、殺菌止癢,對汗斑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方二(萆薢莧菜湯):川萆薢、丹皮、宣木瓜、牛膝各15克,莧菜300克,薏米50克。大米洗淨,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莧菜擇洗幹淨,切碎備用;將除莧菜以外的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然後文火繼續煲約1小時,放入莧菜稍煮即可。佐餐服食,一日1次。可止瀉去火,對汗斑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有效緩解方法
中藥外用方
方一(汗斑外洗方):土槿皮、蛇床子各10克,75%火酒100毫克。將土槿皮、蛇床子同研為末,放入火酒中浸泡五天即可。以藥酒塗擦患部,一日2次。可治療汗斑。
方二(陀硫粉):密陀僧50克,硫黃40克,輕粉10克,同研為末,經篩子去渣後裝瓶備用。患者可先將患部清洗幹淨,然後用生薑切麵蘸取藥末用力擦拭患處,直到有灼熱感即停,一日2次。有殺菌消炎之功效,可有效治療汗斑。
方三(密陀僧搽劑):密陀僧15克,雄黃、硫黃、硼砂、牡蠣、烏賊骨、蛇床子各30克,輕粉7克,菖蒲20克。先將蛇床子、喜蒲研為細末,再將其他藥共研末,二者混合後加入適量蒸餾水搖勻。用時將藥液搖勻後塗擦在患處,早晚各1次。可有效緩解汗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