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朱太祖聞得李善長、廖永安、曹聚等也通同謀逆,不覺大怒,立命錦衣校尉械李善長等入刑部,訊明回奏。這時的刑部主事陳炎,素和善長不睦,竟胡亂審了一次,入奏善長有謀逆嫌疑,太祖即下詔賜死。廖永安、曹聚兩人姑念功績,著遣戍雲南。
可憐李善長是個致仕的宰相,年紀是六十多了,免不得三尺白續斷送了性命。這一場的黨獄,除了正犯誅族之外,株連枉死的臣工和百姓,共戮一萬三千七百六十九人。臨刑的那天,紅日無光,京城內外滿罩著愁雲慘霧,怨憤之氣直衝霄漢,一時朝野震驚,文武大臣無不互相危懼,真有晨不保暮之概。太祖的心上兀是怒氣不息。馬皇後在坤寧宮聽了這個消息,不由的大驚道:“皇上專好聲色,妄戮有功之臣。看來明代江山也要步元人的後塵呢!”當下忙擺起鳳駕,親來諫阻太祖。
太祖既把黨人一一發落,便進宮來看吳美人和帖蘭,兩人已經太醫院診過,敷上了傷藥,繃紮住創口,換去了血衣,宮女們便伏侍著睡下。太祖也不驚動她們,在長春、永壽兩宮轉了轉,卻望仁和宮來。這天晚上宮中鬧亂子,因坤寧、景福、萬春、仁和四宮離開得較遠,坤寧宮的舍宇又深,雖遙聽得喊殺聲,逆黨隻向著永壽、長春兩宮中殺人。因吳貞探知太祖隻幸這兩宮,所以不曾犯及他宮。後來吳貞想著往別宮去找尋太祖時,外麵禁軍已殺到,也不敢再逗留宮中了。坤寧等四宮,得知宮內有賊犯駕,嚇得宮內宮女們將宮門緊閉,連消息都不敢出來探問。幸得那坤寧宮等始終沒有驚擾。事後,凡皇後以下都來向太祖問安。內中的惠妃,聞驚駕犯聖的是自己的哥子吳貞,不覺顫兢兢的,見駕十分懷著鬼胎。太祖瞧出惠妃的隱情,便用好言安慰她。惠妃感激零涕,垂淚謝恩。原來依據國法,國親國戚謀叛,妃子須得賜死或貶入冷宮。朝中大臣,曾上疏請貶惠妃和吳美人,太祖卻一概置之不理。
這時惠妃見太祖進宮,慌忙起身接駕,行過了常禮,便問:“逆黨處置得怎樣了?”太祖很氣忿答道:“吳貞悖逆,俺已將他砍了。”惠妃見說,究竟手足關情,不覺流下淚來。太祖冷笑道“這是他自作自受,哭他做什麼?”正這樣說著,忽報皇後鳳駕到了,惠妃忙著出去迎接。馬後進了仁和宮,與太祖相見,隻行著一個便禮就在對麵的金交椅上坐下。惠妃在一旁侍立著,馬後賜她坐了。便由宮女掇過一個繡墩來,惠妃謝了恩才敢就坐。馬皇後便向太祖說道:“臣妾聞陛下大誅逆黨,並李先生(善長)也在裏麵,他是朝廷股肪,現加戮誅,豈不有失眾心嗎?”太祖答道:“善長逆謀已顯,罪有應得,失什麼人心?”馬皇後道:“這樣的大臣見戮,株連多人,諸臣皆惶惶不安,卻不是人心疏離的明證嗎?”
太祖聽了不覺嘿然。馬皇後又說:“依臣妾的愚見,陛下宜急下諭旨,於這次的黨案,首逆既已受誅,餘人一例不問,誰再提黨人的即得治罪。不然挾嫌誣告和假公濟私的無了期了。”太祖點頭道:“卿言很是有理,俺就這樣辦吧!”馬皇後見太祖容納她的勸諫,很是喜歡地起身,仍乘著鳳輩回宮。第二天上,太祖果然下了一道停止追究黨案的上諭,其時有人控那胡維庸通同謀逆的,太祖把呈控的人斥退。這樣一來,臣民等始得漸漸安心。
馬皇後這一諫,雖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也算便宜了胡維庸。在胡維庸應該感激知悔,從此不再生妄想,誰知他估惡不俊,謀逆之心反因此愈熾了。那太祖自經這回黨案後,疑惑臣下更比從前厲害了一層。又不時派了親信近侍,暗中刺探大臣的行動,維庸心裏也愈覺不安了。便又勾通了兵部尚書夏貴,禦林軍教練馬琪,都禦史岑玉珍,金事毛紀,將軍俞通源等,日夜籌議著起事。那時劉基致仕家居,得知維庸漏網,仍在那裏結黨謀亂,就秘密上疏告變,奏犢經過夏貴的手,便把它塞在袖裏,竟來渴見維庸,將劉基的奏章呈上,維庸看了大驚道:“此人不誅,終是不安。”於是和夏貴商議好了,由夏貴請劉赴宴。劉基不知是計,應召而往,待到宴罷回去,便覺頭昏心痛,不上三天就嗚呼哀哉了。
話分兩頭,其時徐達、常遇春等分四路進兵,連破了山東,克了東昌,元平章普顏不花、宣慰使噠利力盡戰死。徐達又進取東安,常遇春下了歸德。這時明軍水陸並進,及破了彰德衛輝,元將李博臣,都事張處仁自盡。徐達督兵進薄青州,元都督達喇花遁去。明兵占了直沽,奪了海口,進軍通州。元順帝聞得通州被圍,知道大勢已去,便召集六宮三院的繽妃,命駕起了數十乘的大車,要待出奔,元右相慶童、皇叔伯顏達裏等苦諫留駕,順帝怒道:“明兵早晚將到,聯豈願效宋朝的徽欽二帝,你們不必多說。”
當下把朝事委給慶童等,下諭車駕連夜出了建德門,逃往塞北去了。後來明師北伐,破了開平,順帝奔至和林,病死行宮。太祖得了順帝死耗,便溢為順帝,這且不提。
再講順帝出走後,徐達督兵陷了燕都,元丞相慶童、平章迭必失、皇叔伯顏達裏都力戰受擒,因不屈被殺。徐達定了燕都,又分兵西略,平了西安諸郡。常遇春也領兵北進,陷了錦州,直趨開平。誰知兵到柳州,遇春忽然得病,一天沉重一天,藥石無靈,竟至逝世。常遇春臨終的那天晚上,西南角起了巨響,空中有一顆大星自上下墜,到了地上轟然的一聲,毫光四射,京城內外的人民都很為驚異。太史飛章入奏,說將星墮隕,三日內必損折大將。朝中便議論紛紛,朱太祖也極憂慮。
過不上幾天,飛騎報到常遇春病逝的消息,太祖十分震悼。一麵下旨內務府撥銀一萬兩,給常遇春治喪。太祖又親自祭奠,並追贈遇春為太師太保、上國柱、推誠侵遠功成開封,中書右。丞相鄭國公開平王,溢號忠武。子常蔭,永遠世襲公爵。孫常保森,加大將軍銜封武德侯。遇春德配夫人韓氏封開平晉德王妃,女常秀貞,封儀淑郡主,媳王氏封一品忠孝夫人。又命塑遇春像入忠良祠,春秋致祭,以慰忠魂。朱太祖自常遇春逝世後,心上鬱鬱不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