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夜讀兵書(1 / 1)

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

平生萬裏心,執戈王前驅。

戰死士所有,恥複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7]。

陂澤號饑渴,歲月欺貧儒。

歎息鏡中麵,安得長膚腴。

[注釋]

耿:發光照耀。窮山:人跡罕至的深山。萬裏心:立功於萬裏之外的雄心。《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小時候表示平生誌向道:“願乘長風破萬裏浪。”這裏暗用此典。執戈:拿起武器。前軀:先驅,先遣部隊。這句化用《詩經·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軀。”妻孥(nu)妻子兒女。邂逅:偶然碰到,不期而遇;指事情的偶然性。這句是說,建功立業要靠機遇。逆料:預料、預測。

政:同“正”。疏:迂闊,不現實。這句是說,現在就預測今後能否建功立業未免有點不現實。陂澤:低窪積水之地。指荒野之中。鴻:大雁。饑鴻,比喻饑餓的人民。[9]貧儒:貧窮的讀書人;詩人自稱。這句是感歎光陰消逝而功業難成,歲月好像在欺負人。

膚腴:肌膚豐潤。長膚腴,謂青春長在,沒有衰老的跡象。

[點評]

這首五言古詩大約作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6),詩人時年三十二歲。一年之前,陸遊參加進士考試,被秦檜黜落,便回家鄉山陰讀書以待時機。此詩即在山陰所作。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政治抒情短詩。青年詩人身在山村,心係天下;眼觀兵書,神馳疆場。他看到中原淪陷,人民痛苦,決心苦讀兵書,掌握以武力收複失地的本領,以便一朝上戰場可以為祖國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像東漢馬援那樣發願以馬革裹屍而還,而以守著妻室兒女為恥辱。

可是他也清醒地看到,由於南宋統治者正執行著對敵屈服的政策,壓製迫害抗戰愛國人士,自己沒有報國機會,因此在詩中慨歎事業的成功是不期而遇的,事前的種種猜測都沒有把握。“戰死”四句,既表達了堅強的意誌,又流露出對時局的深沉憂慮。結尾四句,承前“成功亦邂逅”而來,擔心遇不到報國機會,自己會白白在山村衰老下去。通篇感情沉鬱,韻味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