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號,《我知男人心》正式是全國各大影院上影,因為有劉德華的客串演出。在香港和台灣影院也都同時上映。不過這類影片題材在西方比較難以接受,蕭凡也沒指望這部影片能有多少海外票房。
海外市場是早晚要開擴的,可星凡娛樂公司總不可能總拍攝一些符合國際市場的超級大片來。為了逐漸開擴市場,蕭凡讓公司的業務部人員專門去招聘一些影片擴展人。起碼《我知男人心》這部影片在韓國還是有一定市場的,韓國也是一個流行相親的國家,而且也是亞洲人。
說到韓國,蕭凡不得不佩服韓國的娛樂圈。韓國的總人口也就五千萬左右,中國有一些大城市都有這個數量。而一個五千萬的人口國家,把他們的文化卻十分好的傳播到了中國。可中國如此多人口的國家,在文化互相傳播程度上,卻比韓國差了許多。
二國的文化互相傳播,說實話,如今主要還是在電影電視上麵。如果按照人口來評論,明顯是欺負中國。這其實跟二十年前左右的香港一樣,香港那時候還沒有回歸中國。而那時候很多內地人希望到香港去發展,而香港人卻看不起內地人,‘大陸仔’這個稱號就是被香港喊出來的。
了解和喜愛周潤發的人都應該看過1988年那部《公子多情》,裏麵周潤發就是扮演一個大陸仔來到香港打拚的故事,在裏麵的一些情節上就可以看的出香港在那時候很多人是看不起大陸人的。
在香港沒有回歸之前,在中國一直流行著香港熱,也就是很多人喜歡模仿香港人的習風。就算是在香港回歸後,香港熱也一直維持了很久。而韓國熱是在早些年中國開始流行的,主要是韓國的偶像劇和生活劇這方麵很受中國人的喜歡。特別偶像劇在中國深受年輕人喜愛。
韓國偶像劇是打開中國影視圈的鑰匙,雖後電影和其他電視劇也都迅速的流入中國。中國在十年前左右就開始了一股韓國熱,韓國的飲食文化和衣裝文化迅速的被中國人接受,特別是韓國整容,誰讓韓劇裏的那些美女明星大多數都整過容呢。現在在中國的服裝店,依然還十分流行韓版服裝。
韓國畢竟才隻有五千萬人口,在韓國沒有打開中國影視市場前。韓國的明星身價普遍不高,因為一部影片不可能全國的人都會去影院看。韓國和中國的影視發展方向是正好相反的,韓國真正的大牌明星其實都是一些電視劇明星,而中國卻是電影明星。
中國影視市場在被韓國打開後,韓國的娛樂圈形成了火暴成長趨勢。最明顯的方麵就是韓國明星的片酬彪升,另外就是在影片的投資方麵也逐漸增長。
如今韓國與中國的貨幣比,大概也就是1億韓幣大約是60萬人民幣。在十幾年前,韓國的一部影片的總投資也就幾個億而已,在那時還算是大投資的。換算一下,也就是幾百萬RMB。幾百萬在香港來說,那時候還請不到一個大牌明星。
中國影視發展的時間比較晚,但崛起的比較快。隻不過在各個國家的娛樂圈,現在都把目標放在了中國,想搶占中國市場。而導致在國內很多娛樂公司暫時也把目標放在內地市場,因為在中國一部叫賣的作品就算沒有海外票房,也足夠掙個滿盤了。
在現在這個時期,穩固中國國內市場的確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中國文化正被世界逐漸接受。中國早晚也要形成影視大片市場,不過為了金錢考慮,現在選擇向韓國方向發展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