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3)(2 / 2)

後悔有什麼用呢?關鍵是拿出行動啊。但皇帝在曹操手裏,要讓皇帝挪窩到冀州估計把口水說幹也不行。搶也是不可能的,曹操的實力擺在那呢,難啊。於是,袁紹改變策略,上書漢獻帝,說許縣是個小地方,條件不好,皇帝生活、工作多有不便,請皇帝移駕到大城市鄄城。

表麵上看,許縣屬於豫州,鄄城屬於兗州,都是曹操的地盤,但許縣離袁紹很遠,而鄄城離袁紹很近。袁紹內心的用意已經很明顯,他想利益均沾。可惜,他的對手是曹操,論謀略水平,他還差一大截呢。

曹操一眼就看穿了袁紹的小算盤。於是,他以皇帝的名義給袁紹下了一道詔書,大意是你袁紹作為朝廷重臣,兵多將廣,眼見皇帝危難,卻結黨營私、袖手旁觀,居心何在!

皇帝無權無勢,怎麼敢指責袁紹?袁紹一看就知道是曹操搗的鬼,但詔書上印著皇帝的玉璽,曹操的話通過皇帝說出來,分量當然不一樣了。所以,袁紹雖然很生氣,也隻能委婉地為自己找客觀原因辯護一下了事。

被曹操如此戲弄,太窩囊了。但這還不算完,讓袁紹覺得更窩囊的還在後頭。這年(196年)十月,袁紹接到一張委任狀,任命他為太尉。東漢的太尉是三公之首,是名義上的政府首腦,這要換一般人,得此任命會高興得瘋過去,想當年曹嵩為得到太尉一職,可是花了一億錢才如願以償的啊。但袁紹卻沒有一點兒升職的喜悅,因為他發現曹操居然當了大將軍,前文說過,大將軍雖然和三公平級,但實際地位要比後者高得多。也就是說,曹操的職務要比袁紹牛氣得多。這麼看來,問題就嚴重了。要知道,在袁紹心目中,自己是盟主,是老大,一直都是壓著曹操的上級,而曹操不過是自己手下混飯吃的小兄弟,這樣的投機分子怎麼能翻身爬到自己頭上去呢?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個毛病就是隻能上不能下,要他當領導好說,要他當下級,比打他耳光還難受。

這一定是曹操搗的鬼!袁紹再也顧不得自身形象了,他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這個曹操,算什麼東西,要不是我袁紹挺身而出,他都不知道死過幾回了,現在居然挾持天子,跑到我頭上拉屎撒尿!”袁紹是個愛麵子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他毅然決定上表辭官,不接受任何嗟來之食!

看到袁紹的態度如此強硬,曹操也感到有點兒害怕,畢竟自己的事業剛剛起步,袁紹還不能得罪,隻能安撫。他思索片刻,決定自己做出一點兒犧牲,忍痛割愛,把大將軍一職讓給袁紹,自己改任司空、車騎將軍。

你不是愛虛榮嗎,給你!你不是愛麵子嗎,給你!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加倍還回來的!

三國大事年表(184—280)

184年2月,張角、張寶、張梁發動黃巾起義,朝廷派皇甫嵩、朱俊進行鎮壓,曹操、劉備、孫堅在亂世中登上曆史舞台。

184年10月,張角病死,黃巾起義失敗。

185年,漢靈帝第二次西園賣官。

187年8月,張純、張舉反叛。

188年,漢靈帝成立西園新軍,設立“西園八校尉”,曹操、袁紹名列其中;同年,冀州刺史王芬、南陽郡人許攸發動兵變,欲廢掉漢靈帝。

189年,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扶持少帝劉辯即位,後密謀誅殺宦官失敗反被殺;同年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9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同年12月,曹操組織義兵號召群雄討伐董卓。

190年1月,關東各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組成關東聯軍,董卓令李儒毒死年僅15歲的弘農王劉辯;同年2月,董卓焚燒洛陽,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

191年,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從韓馥手中奪得冀州,自領冀州刺史;孫堅攻擊劉表,被黃祖所殺;劉備任平原相,劉焉割據益州。

192年4月,王允設反間計,利用呂布殺死董卓,兩人共同執政;曹操入主兗州;6月,李傕、郭汜等人圍長安,殺王允,呂布帶著董卓的人頭逃走;同年冬,曹操擊敗百萬青州黃巾軍,收編30萬精銳為青州兵,實力得以進一步壯大;同年,袁紹與公孫瓚爆發界橋之戰、巨馬水之戰及龍湊之戰。

193年,公孫瓚殺害劉虞,成為幽州霸主;袁術占據淮南;同年,曹操為父報仇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陳宮、張邈迎接呂布為兗州牧;陶謙病亡,劉備接任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擊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漢獻帝。

196年7月,漢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到洛陽;同年,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迎接到許都,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