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大怒,立即派人去曲沃捉拿太子申生。太子申生提前聽到了風聲,急忙逃去新城。沒抓到太子申生,晉獻公一怒之下殺了太子的老師杜原款。
逃到新城後,太子申生整日歎息傷感,有人給他出主意:“陷害你的人是驪姬,太子何不回去向君上說明真相?”太子申生道:“我們的君上已經老了,沒有驪姬陪在身邊,他就寢食難安。即便我去自辯,君上在盛怒之下,也不會聽我所講。”“那就先去別的國家吧?”那
人又出主意。太子申生搖搖頭道:“背著弑父的惡名流亡,誰會接納我呢?”於是,當年年底,太子申生在新城自殺。
太子申生自殺不久,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從外地回到京城絳邑朝見晉獻公。這時,有小人對驪姬說:“重耳和夷吾兩位公子十分怨恨您讒殺了太子申生。”驪姬聞言非常恐懼,忙到晉獻公麵前說:“申生在胙肉裏下毒這件事,重耳和夷吾也知道。”兩位公子聽說驪姬又在晉獻公麵前陷害他們,急忙逃出絳邑。重耳逃去了蒲邑,夷吾逃去了屈邑。
晉獻公見兩個兒子不辭而別,更加認定他們是太子申生的同謀,於是派兵攻打他們駐守的城池。公子重耳被逼得跳牆而走,逃去了自己母親的國家狄國。而公子夷吾駐守的屈邑因為城牆堅厚,暫時擋住了進攻,直到一年後才又逃去梁邑。
晉獻公二十五年(前651),驪姬的妹妹又為晉獻公生了一個兒子悼子。
第二年夏天,晉獻公病重,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滿朝文武中,他覺得大夫荀息是最值得信任的大臣,便把荀息找來說:“我想讓奚齊繼承國君之位,可他還年少,我怕大夫們不服,會鬧出亂子,你能幫他嗎?”荀息答應竭力擁戴奚齊即位。於是晉獻公任荀息為國相,為奚齊接班鋪好了道路。
當年九月,晉獻公去世。將軍裏克和大夫邳鄭打算迎接公子重耳回國繼承君位,並聯合了三位公子,準備發動政變。他們找到荀息,問荀息何去何從。荀息毫不妥協,堅持立奚齊繼承君位。十月,裏克派人殺掉了奚齊。荀息聞訊後想自殺殉之,幸好被人阻止,並建議他擁立驪姬妹妹生的悼子繼承君位。於是荀息立悼子為國君。十一月,裏克在朝堂上又將悼子殺掉,荀息自殺。
到此刻,記得當初太史卜辭的人明白,原來“齒牙為禍”指的是驪姬用讒言使晉國陷入動亂。
這次動亂後,晉國元氣大傷,直到20年後公子重耳回到晉國繼承君位成為晉文公,晉國才又強盛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