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羅大衛的邀請,很多無線的帥男靚女都是眼睛一亮。對於這些還不是很紅的電視藝人來說,能結識一些真正有實力的電影人,那簡直是太好了。畢竟單純從經濟效益上來說,拍電視劇的收入,遠遠無法和拍電影相提並論。所以羅生的這次邀請,很少會有人拒絕,貌似那天電影行業的大鱷小鯊們,會悉數到場吧?想到這時,很多人總會不無妒忌的看一眼正在和人拚酒的阿翁。‘她怎麼會那麼幸運?要是那天羅生回港時遇到的人是自己該有多好?’
羅大衛和翁美玲是怎麼認識的,不知道被誰給傳了出來。一個機場遇險的故事,灰姑娘被王子搭救現代版、、、、、、
‘封口門’事件慶賀喜酒的熱鬧,最終還是出乎了羅大衛的意料之外。這一天到底有多少不請自來的娛樂同仁,羅大衛也不清楚。開始還能登記,後來伴隨著賓客到來的高峰期,就根本等不過來了。新華的大堂經理已經幾次來告知需要加桌了,一個字,‘開’!
這就像一出盛會,電影人的盛會!看著賓客如雲、喧鬧雜亂的超大飯廳。羅大衛的眼睛有些迷離,不知道怎麼的,他一下子就想起來了,華仔日後在這裏辦的那次‘千席宴’。場麵應該也是這樣吧?
‘電影人其實挺需要這樣的交集與聚會啊’羅大衛心中不知為什麼,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聚會應該一年辦一次,主題就是影人、娛樂人的聚會。輕鬆為主旨、沒任何壓力、沒任何任務的一個真正放鬆心情、聯絡感情的聚會。最為世界上壓力很大的一個職業,大家曾幾何時得到過真正的放鬆呢?’
當然了,留給羅大衛胡思亂想的時間可不多。畢竟如果評選今天大家最想結識的一個人,他這個主人絕對是巨大優勢當選。好多人就是衝著他的名頭而來、、、、、、
鬱鬱不得誌的演員導演們想認識他羅生,因為他是圈子裏最著名的新人‘點金手’。但凡是被他扶上路的新人,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全部會大紅大紫。在新人的眼中,他羅大衛三個字,已經成為一塊金字招牌。哪個不想成為點金手下一個點中的幸運兒?
小影視公司的老板們想結識他羅生,全港目前每年新增加的小製片公司幾十家。全港第一檔的大公司就那麼三家,想在裏麵謀求一個職位太難、太難。所以很多懷才不遇的人,幹脆自組公司。反正在香港注冊一家影視公司,根本用不了多少本錢。東西全能租到,拍的片子萬一火了,那可就能一飛衝天了。新藝城神話,港星神話就在眼前,這也激勵了無數懷揣夢想的人前赴後繼的置身其中。
不過他們要想一飛衝天,院線的上映檔期成了最後一道難關!院線就三條,能否放映你的片子,全憑人家院線主人一句話。所以對於每位都認為自己片子是最好的小片商們來說,擁有全港第一大院線,港星線的羅大衛,自然就是眾人最想結識的那個人。
當然了,想結識羅大衛的人中,自然不乏一些懷揣著‘豪門夢’的靚女、紅姐們。港星的市值是多少大家不知道。但是出於對自身行業的了解,港星單單就是票房數據,已經是一筆可觀的財富了。更何況港星還有那麼多五花八門的子公司。
所以每一位堅信自己就是下一個‘蓉兒’或者是‘琪姐’的佳麗們,總會想方設法往羅大衛身前湊。
(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誤以為琪琪和阿翁的成功,羅大衛乃是幕後推手)。
不過還有一類人最特殊,他們並不是影視圈中人。他們是搞金融的,職業的天賦,這些人總能嗅到那些擁有大量閑散資金的人。羅大衛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抱著錢罐子的木瓜、、、、、、
“I服了YOU”被形形色色的人,煩的快要崩潰的羅大衛不禁吐出一句日後的網言。
“I服了YOU?嗬嗬,你果然像傳言中的那麼有才。”
羅大衛正想說你更有才,居然知道躲在洗手間裏等自己。可是當他看清眼前這個人後,到嘴的話卻改成了:“咦,這麼巧,上廁所?”
對麵的人很意外:“羅生認識我?”
“張國榮是吧?‘我勸你早點歸去你說你不想歸去,隻叫我抱著你,悠悠海風輕輕吹冷卻了野火堆、、、、、、’你新出的唱片我有聽。”羅大衛隨口哼了幾句《風繼續吹》其中的歌詞。
沒想到張國榮卻搖了搖頭:“哪有羅生你厲害,隻唱自己的原創歌曲。我這首歌是改唱的山口百惠《再見的另一方》。”
“嗬嗬”死帥仔,一不小心提到羅某人的不好意思之處。羅大衛的音樂造詣,絕對沒有傳言那麼誇張、、、、、、
P:‘封口事件’在文中最後小導決定不過度去描寫,曆史上沒什麼效果的事件,就讓它在書裏有點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