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衛有些冒汗了,前世的自己有看過八三版射雕的DVD啊。目睹過上映效果的自己,怎麼可能選錯膠片,不過已知了效果再加上自己的套剪套鏈技術,確實顯得有點BT了,剪輯的速度實在有些過。
“嗯,我有認真看過*片的。一般我剪輯之前,會把*片標號的工作放在大腦中完成。至於套剪的技術,就純粹是熟能生巧啦,在美國時,我可是長期做過相關的訓練呦。”其實羅大衛在心裏還悄悄的加了一句:‘我上輩子練的更多。’
“腦中完成標號?”程小東聽完後滿麵都是崇拜之情,很多人都懷疑下一秒他是否會找羅大衛簽名。
雖然王天林、楚原等老導演對羅大衛這一說法,表示出了難以置信。不過他確實真的做到了,事實擺在人們眼前,一切懷疑都顯得那麼蒼白。最後大家隻能不約而同的肯定了,這個世界原來真的有天才!
盡管這個天才長的非常不像天才、、、、、、
就這樣,後期剪輯的工作在BT男羅大衛的幫助下,快速的進行著。猜想卻從來沒在眾人的心中消除過:‘再沒上音軌、沒剪A正的情況下,他究竟是怎麼組織的劇情呢?’
要知道正常的剪輯步驟應該是:首先將拍攝出來的母底(即負片)鏈接衝正,得到A正(即*片)後,再對這個正片進行剪輯,母底不能直接剪輯是因為它的影像都是反的。之後大家才會對照著*片剪輯成品對母片做一次剪輯,而翻底到拷貝後麵還有完版製作、光學音軌的加入等等步驟。
所以說剪輯工作其實很難,因為在沒有任何音效幫助下,你要完成對片子的製作。電影的剪輯,其實依靠的就是對故事理解的展示。膠片拍完其實並沒有故事產生,產生故事的過程就是剪輯。
難道說羅大衛對影視故事的理解,已經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程度了嗎?
不管怎麼說,大家通過這次親眼目睹,還是一致認定:就憑借這手出神入化的剪輯,羅大衛還真是當之無愧的香港第一剪輯手、、、、、、
想象中的繁重剪輯沒有出現,以至於羅文、甄妮來無線錄製主題歌時,所有人都跑去瞧熱鬧了。
在錄音室中,本來羅大衛心情很平靜。但是當熟悉的旋律響起那一刻,當甄妮含情脈脈的對著羅文唱到:“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時,羅大衛的心裏果然蕩起了一份波瀾。
每一位看過八三版射雕的人、喜歡八三版射雕的人,都永遠無法遺忘心底的那份記憶吧。
羅大衛看著非常投入的羅文、甄妮,聆聽著記憶中熟悉的歌曲。他突然發現了,一直以來自己的電影中都缺少了一種元素--經典的音樂!
由於自己不太擅長音樂的原因,所以造成了自己片子中,始終音樂元素都很弱勢。不論前世今生自己都拍出了很成功的影片,但是自己影片中,卻一直以來都沒有一首被奉為經典記憶的歌曲。這就像一條畫龍,缺少了那點睛的神來一筆。
茅塞頓開的羅大衛暗暗下了決定,下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