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邊 瑤琳仙境(2 / 2)

“瑤琳仙境到了!”

“我們到了太虛幻境了!”

同車的人高聲喧嚷起來,我仿佛從夢中被驚醒一般,那兩個我終於合成了一個。我探頭車外,許多小店鋪標著瑤琳仙境的名字,旅遊的汽車排成了長龍,中外遊人成團成堆——瑤琳仙境果然到了。

我隨著眾多的遊人擠進洞中。這一個洞穴確實很大,按照天然長成的樣子,分為六個“廳”,各廳自成格局,但又有路可通。洞中大小石室,無法統計;億萬年點滴形成的鍾乳石,五顏六色,紛爛奪目。有的像玉石,有的像瑪瑙,有的像金剛,有的像翡翠。樣式更是千姿百態。珠簾玉幕,瑤台靈山,連雲飛瀑,高峰崇 ,叢莽竹林,層樓疊閣,說不盡的奇跡,數不清的異相。低頭忽然發現下有深溝。邈邃寬敞,正在戒懼惶恐,以為是下臨無地;突然水光一閃,原來是洞中小溪,深不逾尺,不禁會心一笑。女解說員正在起勁地講解。她口若懸河,眉飛色舞,繪形繪色,極盡幻想之能事。其實隻要我們自己肯動腦筋,給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讓它無拘無束地自由飛翔,對著眼前那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們能夠起上成百上千的詭奇美妙的名字。你給它起上什麼名字,它肯定就像什麼。如果有人幻想力比你更強,給它換上一個名字,你仔細端詳,必然是越看越像。最後讓你眼花繚亂,幻想也疲於奔命,好像在這個洞中宇宙間萬事萬物,包括古人和神仙在內,無所不有,而一轉瞬間又是什麼都無所有,自己也陷入迷離的夢中了。這種經驗我平生已經有過幾次:一次是在黃山山上,一次是在桂林洞中、漓江岸邊。現在是第三次了。如果有人問我:你對瑤琳仙境總的印象如何?我會坦率地回答:有點失望,有點不滿足。我本來期望,這裏能給我一點新東西,高出於桂林諸洞的東西。但是實際上沒有,兩者是差不多的。也許是我們偉大祖國這樣神妙的地方太多了,把我們都慣壞了,把我們的眼眶子都慣得太高了,以致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其實,宇宙奇跡達到瑤琳仙境這樣的程度,算是已經到了頂,再想要更高的、更神妙的東西,隻有到閬苑天宮裏去找了。

走出了瑤琳仙境,我們立刻就走上了歸途。此時太陽已經越過了中天,漸漸向西方傾斜。青山綠水另有一番景象。西斜的太陽把暗淡下來的光輝灑上碧林,灑上山麓,不像早晨那樣金光閃閃,卻仍然保留著充沛的活力,把村落、小溪、稻田、池塘,清清楚楚地端在我們眼前。可惜現在節令早了一些,林中的樹葉子還沒有變紅。不然的話,如果現在是層林盡染的季節,“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那樣令人神往的景象我就可以親身領略了。

同往常一樣,在歸途上,興會難免有點闌珊。我現在確已有點倦意,懶得再像早晨那樣興會淋漓地仔細欣賞車窗外的自然景色了。

但是,我的眼睛一閃,一個人的影子驀地又浮現了出來。早晨來的時候,這個影子已經浮現出來過。我們的車子剛剛駛過六和塔下,一看到明鏡般的錢塘江,這影子就在波光水影中冉冉地浮現起來。從那時開始,它一直跟著我們的車子飛馳,時大時小,時近時遠,時停時走,時隱時顯;飄浮在青山頂上,逍遙在綠水岸邊;恰似白雲,宛若輕煙;瞻之在後,忽焉在前;充塞宇宙之內,彌漫天地之間。這是多麼可愛的一個影子呀!車子駛在小溪的邊上,綠樹白雲,倒影水中。這影子也在水中出現。到了小溪盡頭,一切倒影杳然消逝。但是這個影子卻仿佛從水中一躍而出,仍然跟著車子飛奔,而且一直陪著我進入瑤琳仙境,充塞了整個石洞。現在我們已經離開仙境,走上了歸途,正當意興闌珊時,青山綠水已經對我不再有多大的吸引力了,它卻又突然浮現出來。時而微笑,時而點頭,時而顰眉,時而閉目,在我心中激起了劇烈地波動,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扉,我想呼喊,我想招手,我想把它牢牢地抓住。但是,定睛看時,卻隻見山清水秀。我明白了,隻有這山清水秀的地方才能產生這樣的麵影。它是天地的精英,山川靈氣之所鍾。想用赤手空拳把它抓住,那隻是癡心妄想。我要把它保留在我靈魂深處,我相信,它也會樂意呆在那裏的。我想到這裏,心曠神怡。抬眼再看,那麵影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宛似一條神龍。它就這樣陪著我,在暮色朦朧中,到了萬家燈火的杭州。

1984年12月9日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