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坤這次卻沒有繼續凶王瑾瑜,隻是歎了口氣:“我知道有些事情是難為你了,可是逃避終歸不是辦法,如果是以前,你的大哥沒有出事的時候,你怎麼玩怎麼歡都行,可是現在你大哥的情況你也知道,你現在幾乎就是王家的嫡係長子了,不能再和以前一樣任性。”
聽到自己的大哥,王瑾瑜微微低了低頭,顯得很傷心,不過卻沒有多說話,顯然還是不想那麼早回去。
展步此時也一歎,經過了這幾天的了解,展步也明白了王家的狀況,其實王家的製度有點類似於帝王家的傳承,采取的家族傳承製度,而不是“分封製”。
就是說,王家幾乎把所有的培養資源都給了王瑾瑜的大哥,而王瑾瑜則被當個二世祖養著,倒不是說王家培養不起,而是故意如此作為。因為如果一個大家族如果年輕一輩個個是人中龍鳳,每個人都能繼承家主,在王老爺子的心目中,可能並非好事。
了解中國曆史的都知道,在這種家族內部,為了爭奪家主的位置,許多時候兄弟之間都是各種手段用盡,無所不用其極。為了奪嫡,骨肉相殘的事情屢見不鮮,而王家這麼大一個家族,勢力滔天,如果家族裏的孩子為了奪嫡而鬧起來的話,恐怕要出大問題,所以王家直接就全力培養了老大,並沒有栽培太多的資源在王瑾瑜身上。
當然,這種做法雖然可以直接避免骨肉相殘,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可以避免上位者的猜忌,畢竟這樣下去,王家雖然家大業大,可是人才凋敝,其實是走的一個固守祖業的理念,不求通達,隻求平平安安。可是問題也很明顯,那就是萬一傾力培養的那個出了問題,那麼後輩極有可能會非常無能。
自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大家族都這麼培養後輩,像竇彤的竇家,其實就和王家完全相反,凡是竇家的子弟,大多都會受到良好的教育,畢業之後也能得到竇家全方位的支援,連竇彤這種女娃娃都不例外,這種模式則在於讓自己的兒孫相互競爭,培養一種“狼性”,至於孰優孰劣,則要留給曆史去評述。
王瑾瑜的情況現在很特殊,如今王瑾瑜的大哥出了事,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王家隻能做兩手準備,而許多以前王瑾瑜的大哥所要做的事情,現在都落在了王瑾瑜的肩膀上。
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成為家主的可能,王瑾瑜就手舞足蹈,開心的不得了,實際上,王瑾瑜才沒那麼大的野心。
這就像是家裏養了一頭驢一頭豬,驢子幹活,豬享受,可是有一天驢受傷了,所有的活要豬去幹,豬肯定幹不動,王瑾瑜現在就是處在了這麼一個尷尬的位置上,所以老大不情願,一來王瑾瑜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二來他的身子板太弱,根本肩負不起來,所以隻能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