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話 祝壽 上(1 / 2)

晉國轍朝四年,興河城裏。

天才微微亮,袁府外停好了馬車車隊,大車小箱一應俱全,袁府身份達貴,也一向是低調行走。但是今日早早地袁府小廝們已經穿戴整齊,靜等著主子出門,十分引人側目。

直至約摸中午時分夏日連連,樹上的蟬叫得人心煩意亂,日頭毒辣曬得人沒胃口吃飯,鄰裏街坊都喜歡在路邊茶鋪裏飲上一杯涼茶,既能消暑又能八卦話聚的好去處。

茶鋪裏眾人吱吱喳喳個不停很熱鬧。一個麵生的書生道:“你們看對麵那袁府的車隊,那些箱子嚴嚴實實一車,似乎要外出遠行,我看必定是去談大生意喲!”

“咳,我道是誰不知此事。原來是你這個外來客!”聲音洪亮接話的是帶頭的鏢局鏢頭張三來,張三來不大通文墨,對於書生他一向也沒有什麼好感,直接出言頂撞便頂撞了,沒什麼關係。

張三來擦擦額頭的汗繼續道著:“你沒聽說過天德醫家周曲正嗎,老先生明兒六十大壽!他老人家行善積德,該是長命百歲的福氣!袁府是他老人家的女婿家,自然是要備份厚禮前去!”底下一群人搖著蒲扇一邊附和著。

“別的我先不說,單看周家正堂中掛著的天德醫家四個字,就已經是大有來頭了,這幅字可是先帝爺親自手書的!可不是誰都能得到先帝爺的墨寶。”看到眾人津津在聽自己大話,張三來就繼續聊起來:“周老先生就是先帝的太醫,周老先生醫術不是用我吹,那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先帝在他的照料下活到八十一那不是!嘿嘿。”

茶鋪的隔街上正對著袁府,隻見袁府車隊現在已經停放好四五輛,家仆鬟姆有章有序地站著二十餘人了。仆從丫鬟皆是穿戴整齊臉帶輕鬆,袁府主人對於周府賀壽的重視可以一察。

興河城之所以會名字為河,便是因為城中處處可見四通八達的河流湖泊。茶鋪的旁邊便是興河城最大的蓮池,陣陣荷葉香飄過來,沁人心脾清茶蓮池。晉國重文輕武,文人雅客人才絡繹不絕,興河城此蓮池中更有許許多多才子佳人的故事,以才會客以才選婿皆是平常。

與袁府門口的忙碌不同,茶鋪內依然輕鬆熱鬧,“說道周曲正老先生有個女兒周晚聞小姐,”張三來雖是粗漢一枚,講到女孩閨名還是會頓上一頓聲音軟下幾分:“她是眾所周知的大才女。周家家訓極嚴,周小姐在周老先生的教育下自然也是一手好醫術。周小姐品行是極醇厚的,周家一直是由小姐主事。周府還是一直開門濟醫,十幾年來周府門前是絡繹不絕的人啊,十裏八鄉誰不知道周府的醫術高明,誰不受過周家的恩惠呢!前前後後救治的人家少說是有三千戶,誰人不稱好,人人都稱讚!”

茶鋪眾人多少都受過周家的恩德,亦是紛紛對周家的醫術表示讚賞。有這樣的人物更加是地方榮光,每當鄉裏親民聊到周家的時候,每人的臉上也會不由多兩分的洋洋自得。

“更妙的是周家小姐不隻有菩薩心腸,容貌也十分倜儻風流。不過我等是粗人不敢在她麵前造次,怕汙了小姐的名。”在張三來的心中眼中,周小姐是聖女一般的神聖。

剛剛被張三來鄙夷的外來客,聽見周家有好女時,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心意癡癡的拉著張三來連問:“不知周小姐是否還有小妹尚未曾婚配的,小生若得一佳人必定會努力考上功名,以報答小姐。”

“去去去,周家唯有獨女一人。你若早生這二十年還好說好說,周家小姐現時三十又九你是……”張三來昵他一眼,語氣不大耐煩了便哼一聲:“你也不打聽打聽,周家明珠豈止你這種窮酸秀才能夠得的。當年周家明珠適婚年紀時,十裏八鄉媒人快把門檻踩爛了,也隻是為見得佳人一方袖子。”說完臉紅上一紅,“就連堂堂一鏢頭的我,當年也求過媒婆說媒,結果那媒婆把我的禮給退了出來,硬是不要罷了。”

底下的鄉裏本是靜靜在聽聽故事,突聞老大三粗的張三來也曾去向周家提親,眾人哄笑一堂。

底下婦孺三三兩兩,神情自得,中間一紅衣婦人悠悠開口:“鏢頭您也真真是想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呢,還好現到底周家女婿與周小姐門當戶對男才女貌不負眾望呢,現在誰人不道周家小姐嫁的對呢,就連我們現在喝茶正對著的蓮池,亦是這個周家女婿共築良緣的心思呢~”說到其餘女人的良緣,不由自己噙著半分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