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隆隆,突厥人率先發動了攻擊,這次負責指揮大軍作戰的乃是豹師統領蘇格。蘇格這個人指揮作戰是不錯,可這人卻有個缺點,那就是容易上頭,這家夥一上頭就會一個勁兒的往上衝。這次也一樣,蘇格被對麵的漢人氣著了,有著伊州城不守,卻要在伊寧草原上決戰,這不是瞧不起他們突厥勇士麼?
突厥人的戰力那可不是吹出來的,別看前方無數弩箭飛來,可突厥人眼都不帶眨一下的,拚了命的往前衝,前邊的人倒下了,後邊的人繼續上。突厥人這種前仆後繼的進攻方式,很想後世的人浪戰術,不同的是小步槍換成了大砍刀而已。
突厥人這種不怕死的進攻方式,給了唐軍很大的心理壓力,弓弩手總會有停頓的時候,即使是左武衛發明的三段擊射擊方式,也保證不了沒有停頓。而隻是這一點空隙,突厥人便把握住了,他們用木棍頂住盾牌兵,後方刀手源源不斷的衝了進去,一旦被撕破防線,盾牌兵就遭了秧,突厥人彎刀一揮,上百名盾牌兵倒在了草地上。此時,弓弩手要撤回第二道防線,可突厥人緊追不放,咬著弓弩手衝到了有些混亂的第二道防線之前。
前軍被突破,張亮隻好隻會左翼人馬向中軍靠攏,令旗一揮,左翼的唐軍便動了,這時一直在等待機會的突厥騎兵,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餓狼般嗷嗷叫了起來。
突厥騎兵一動,侯君集的眉頭就深深地鎖了起來,這突厥人終於肯亮出所有的砝碼了。其實侯君集也並非沒有準備,隻是他的方法有些太過狠辣了而已。一輛輛裝了幹草的車子被唐軍推了出來,突厥騎兵不知道唐軍這是要做什麼,就在他們衝到車子近前時,隻見上千隻火箭落下,這上百輛車子組成了一道灼熱的火牆,有好多突厥騎兵不察之下,直接成了火下亡魂。
侯君集的火車陣是有效的,它成功的阻止了突厥人前進的步伐,當然侯君集的招數不隻有這些,他看了看前方突厥步兵,揮手示意道,“命令弓弩手進行三十度拋射!”
侯君集的命令被完整的執行了下去,唐軍士兵的三十度拋射給突厥後陣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在去的巨大殺傷的同時,唐軍弓弩手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了突厥騎兵的攻擊範圍。繞過火車陣,突厥騎兵低下身子,彎刀揚起,不用揮舞,便有很多弓弩手去了姓命。
仗打到現在,已經失去控製了,張亮看著攪在一起的敵我雙方,心裏卻是在滴血,大帥這是在以命搏命啊。此時的張亮,也有點看不懂侯君集了,這樣打下去,贏是能贏,可代價也太大了。
突厥騎兵在肆虐,薛仁貴和李義府的五千左武衛騎兵也悄悄地摸到了突厥人的後方,蘇格在關注的場上的形勢,可去不知危險正朝他罩來。聽一聲慘叫聲,蘇格的雙眼差點瞪出來,騎兵,漢人的騎兵,沒想到這唐軍騎兵居然憋到現在才出現。
若大戰一開始的話,看到這五千騎兵,蘇格絕不會還怕,可現在就不痛了,大軍都撲上去了,就剩下這幾千人怎麼擋得住這五千騎兵呢?蘇格一慌,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沒有率軍迎敵,而是傳令騎兵回救。蘇格這個命令算是將突厥人送向了戰敗的深淵,對於突厥騎兵來說那是馳援中軍,可在其他人看來,那可就是在逃命了。
步兵們一看騎兵退出戰場,本能的以為要撤兵了呢,於是乎突厥人跟在騎兵身後往回退了起來,而唐軍則是壓力驟減,騰出力量的唐軍自不會放過機會的,他們進行了猛烈地反擊,尤其是左翼的左武衛士兵,他們率先插進了突厥人的右翼軟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