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職場潛規則(14)(1 / 1)

這樣一來,你的工作效率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具體的內容是:

1、製定以“重急輕緩”為原則的工作進度表

你知道了“重急輕緩”的工作原則,接下來就要對手頭的工作進行詳細有效的分類了。

很多企業都會在月初召開工作計劃會,來對部門上月的工作進行總結,同時分配本月度的工作。在確定本月所有工作內容之後,你就需要根據工作內容為自己製定一個工作進度表,上麵標明工作內容、責任人、協作人、完成時間、完成情況等內容。

工作進度表的製定,必須嚴格按照我們上麵說的“重急輕緩”的原則進行排序,才能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

2、先完成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月十件事”是一個部門或者是一個人整個月主要工作的一種濃縮,是這一月度部門或個人必須去完成的工作,同時也是部門或個人這個月績效考核最直觀、最重要的依據。因此,“每月十件事”屬於“重急輕緩”裏麵的“重”。

在確定“每月十件事”後,你往往會臨時得到一些工作任務,其中包括公司老板或老大臨時交給的你必須去完成的,而且還不能搞砸的任務。

因為這些臨時工作往往最能反映你的工作能力,尤其是臨場應變能力以及對工作的駕馭能力,它們將決定老板和老大對你工作能力的認識。所以,這一類工作也屬於“重急輕緩”裏麵的“重”。以上提到的這些工作,都是你必須盡快而又必須保證質量去完成的工作。

3、“急而不重”的工作次之

工作中,你會遇到一些非常緊急,但又不是來自老板和直屬上司的臨時任務,它可能是其他部門的一次緊急協作,也可能是同事臨時轉交給你的工作。這類工作按時完成的話可以對你人際關係的維護和提升有很好的積極作用。

當然,這類工作如果無法按時完成,也不會影響正常的運營進度及效果,這一類工作我們可以視為“急而不重”。

對於這類“急而不重”的工作,你不能放在“重中之重”的前麵。

4、“重而不急”,按質完成

有一些“重而不急”的工作沒有時間上的要求,但對完成的質量要求很高,所以如果你同時麵臨“重中之重”和“急而不重”還有“重而不急”的三種工作,在前麵兩種工作尚未完成的時候,你不必急著去做這一類“重而不急”的工作。

如果你放下那些“重中之重”和“急而不重”的工作不做,而首先去做這些“重而不急”的工作,就本末倒置了。

這樣非但體現不了你的工作能力,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績效,也會讓你的老板和老大覺得你分不清輕重緩急,後果很嚴重。

5、“不重不急”的工作延後完成

在工作中,有一些極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也需要去完成,可是這類工作又沒有很強的時間限製。退一萬步講,即使當月無法完成,也不會對你的工作績效造成影響,那你就可以暫時緩一緩。說清楚了,是“緩”,“緩”並不意味著“拖”,因為“拖”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容易使人產生惰性,從而影響到其他重要的工作。

分清“重急輕緩”是一個優秀職場人的基本素質。許多職場人總是抱怨工作太忙太累,抱怨自己經常挨罵。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對工作缺乏一種合理的分類。在按照“重急輕緩”的原則進行分類後,你就會看到一條工作主線,知道你需要去完成的工作的核心內容,做起工作來就會井然有序、有條不紊、順理成章。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讀者購買正版圖書。

本書為鳳凰網讀書授權轉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