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是回憶,對全篇挺重要的,不能刪去,不過有點兒枯燥,覺得繁瑣的可以直接從第二章起手,不影響觀感。溫馨提示:本文屬於慢熱,人物一個一個的蹦出來,整個高一都在鋪墊一個大的。高二之後就精彩多了。)
上高中之前,艾學習活得很天真。
小學一年級,艾學習每天用自己的午飯錢買一張貼畫,而這也僅僅是為了逗班上女生的開心,末了大方送出,代價則是中午沒錢買菜,好在悄悄帶了外公親自兌的辣椒油,就著白米飯還是能勉強吃一吃。當然這段經曆也成為了艾學習個頭上不去的最佳借口。
小學二年級,艾學習開始打乒乓球,奈何球技有限,於是拜了班上最厲害的一個人為師,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學習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然而無情的轉學扼殺了他的信念。
小學三年級,艾學習開始變得毛躁起來,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就此成為曆史。其中作業量的增加讓他變得煩惱,好在他學會了自己給自己釋壓,而釋壓的結果則是每天放學後被班主任留下來蹲馬步。
艾學習的天真有一半的功勞在於他沒有從小玩到大的夥伴,雖然家裏有一個小一歲的妹妹,然而這算嗎?這顯然不算。兄妹兩如果年齡相差很大,那沒有問題。艾學習還是願意成為妹控的,然而兄妹兩相差一歲,隨著年齡的長大,再加上遇事不得不謙讓妹妹的傳統讓艾學習與艾小梅從小就不對付。
艾學習讀過三個小學,總是剛和班上的同學建立了淺淺的情感然後就不得不麵臨老死不相往來的尷尬局麵。之所以加上尷尬兩字,純粹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熱情心作祟。明知此生基本不會有可能再遇的告別也會興高采烈的說:“抽空回來找我們耍哈。”
“沒有問題。”離開者也是興高采烈的回答道。
在第二個小學之後艾學習有了qq這個強大軟件,但是現實教會他時間能衝淡一切,包括感情。就像五歲那年,艾學習的四舅失蹤,艾學習的外公外婆得知這個消息後傷心欲絕,一連幾天都是以淚洗麵。五歲的艾學習對失蹤兩字沒有什麼概念,當時的他跟著長輩一起緬懷四舅,這個教會他紮馬步,這個每年和他待在一起的時間比父母還多的男人。
漸漸的,艾學習開始傷心了,因為他開始理解失蹤這個詞的意思,父母和他待在一起的時間也超過了四舅。但是很快,艾學習又開心了,因為四舅對於他的記憶不再是全部了。
艾學習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從記事起到三年級止。之後就跟著他的父母開始在城裏顛沛流離。
他的媽媽姓侯,是個利落的手藝人。年輕時當過護士,之後跑去上海打拚,結果邂逅了艾學習的爸爸。於是屬鼠的重慶市侯女士與屬牛的貴州省艾先生有了屬虎的艾學習和屬兔的艾小梅。
艾媽媽擔心從農村來到城市的艾學習跟不上這裏的學習進度特意給艾學習留了一級,並且辭去工作租了一間三十平米的房間開理發店。
當然第一個客人還是猶豫了很久才進來,艾媽媽有些猶豫:“師傅今天著急理發,要不試一試對麵街邊的那一家?”
“沒事,大妹子。一看你就是第一次給人理發吧,凡事都有第一次,來吧。”
重慶人一貫的熱情似火,艾媽媽也有一些火辣辣的性格,聽到這句話直接就上手了,此後這位大叔成了常客。
艾學習的爸爸毫無疑問的姓艾,高中出來後就走南闖北的打拚。艾爸爸去過廣東,闖過上海。但是男人嘛,在一生中總會遇見一個讓人怦然心動的女孩,哪怕最後女孩兒都會變成大媽。
艾爸爸跟著艾媽媽回到了艾媽媽的故鄉,此後便紮根在重慶。
在艾學習看來,艾爸爸哪裏都好,就有一點不好,總是喜歡黏著艾學習。這讓假裝做作業的艾學習苦不堪言。
艾學習從小就喜歡讀書,因為他喜歡看故事。做語文卷子先看後麵的閱讀文章,領書後先翻完語文書上所有的文章,數學書先看後麵的科學家趣事。而這個良好的習慣得益於從小家中書籍的缺乏以及艾學習的無聊,一本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都能看個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