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知道肯定有人覺得我說近兩年的新歌質量太差這話不對,畢竟最近這兩年kpop的版權費是越來越高,要是歌不好,憑什麼呢?
嗯,這麼說。
為了團聽歌,與為了歌粉團。
前者在最近的半島kpop圈是主流,這也可以理解,畢竟idol經濟,落腳點肯定在經濟而非idol上。
可是能做到後麵一點的,就拿今年說,恐怕就隻有年初的蹦迪曲boomboom了。
所以,那首歌,我在這本書裏,寫了。
其他的……
===最後的分割線===
這本書之後我應該不會再寫了,這次是真的,嗯,所以……
想看我寫後宮的朋友,對不起了。
當然,我也實在寫不來後宮,處女座,精神潔癖,請見諒……
絕對不是因為不敢寫,這一點請大家相信。
至於半島娛樂之外的娛樂文什麼的,我也沒什麼興趣去寫。島國那麵的,除了新垣結衣其實我都不熟,歐美方向也是如此,隻看作品不研環境,奧斯卡動輒幾百近千萬的公關費以及學院裏的各種派係什麼的,我就不懂,也沒寫過。
華娛……前一段時間某博連熱搜都不給上的事情所代表的很多規則,讓我更是沒有什麼興趣。三噸黃金什麼的……何必呢?
當然,最主要的,如果不是喜歡,沒必要,不是嗎?
寫了這麼多年書,是因為oh,rolypoly,好日子,言之命至,是因為RunningMan,無限挑戰,三時三餐,是因為T-ara,少女時代,Apink……不是因為別的什麼。
所以,當這些一點點變成回憶的時候,是時候結束了。
更何況最近一年半島的娛樂業衰退都不隻是kpop一個問題,從音樂到綜藝,甚至影視劇,創新力下降之後的格局太小的問題日益凸現,收視率至上的媚俗問題已經快病入膏肓,再加上資本進一步進入,半島娛樂業估計幾年後跟海峽對岸現在差不多一樣了。
就拿綜藝來說吧,最近幾乎所有的韓綜無論主題原本是什麼,都是起承轉吃播,再加上各種不同吐槽模式的我獨自生活型真人秀,嗯,熊孩子,全幹涉,真實男女……之類的吧,然後就是壓縮成本的室內脫口秀,就算偶爾出來了個創意不錯的,也很少有能撐到五集之後的。
音樂更是如此,真正奠定kpop江湖地位的東西創作乏力,他們自己自娛自樂的說唱倒是很熱鬧。
於是,主動的,或者被動的,都有一種力量在推著曾經的很多半島娛樂的受眾離開這個圈子,回到自己的生活。
然後或許哪天T-ara還會有六人編製的演唱會?少女時代,嗯,我知道這幾乎不可能,九個人再一起登上舞台?
那個時候或許會再次從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裏跳出來,為了自己曾經的青春回憶熱鬧一回?
誰知道呢!
反正一樣會有年輕的孩子補充進來,為四代團甚至是五代團加油助威嘛!
隻是,就算再有一個少女時代,也沒有再一個青春去追了,不是嗎?
而除了這些,就在前天晚上,那個我曾經看著他的書長大,也是正式因為看著他的書,才在初中的時候第一次開始自己寫小說的人,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所以在昨天晚上六點那一章裏,我臨時加了一段王威廉和艾琳交手的動作戲,寫的不好,但是多少算是一點致敬。
而那一句,我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裏最喜歡的話,用艾琳的嘴說了出來。
我知道這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我知道半島娛樂文要多女主,看的人更多,可是我喜歡單女主。
我知道半島娛樂文在去年初就已經要涼,可是我隻喜歡寫這個。
年紀漸長,還能任性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容易,更不容易的,還有一些人跟我喜歡的一樣……
這種感覺,我超喜歡的。
而能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寫了六年,三本書,一千萬字……
其實也隻是平平無奇,沒什麼特別。
隻能說,是三段青春的記憶。
完美的封好,放置。
挺好的。
最後,祝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女孩子,也就是書裏出現的各種角色,從初代目的女帝少時到四代目到現在都沒能有多大影響力的Dreamcatcher的女孩們都能得到她們想要的幸福和快樂吧!
最後的最後,再次感謝幾年來的相伴,大家,多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