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幫助女孩判斷是非,不要輕信別人(1 / 2)

富養真經

由於人生閱曆尚淺,小女孩很容易犯輕信別人的毛病,自然上當受騙的機會也會增多。因此,父母必須教導女孩分辨是非黑白,不要隨便什麼人都相信,要有自己的判斷意識。

一位父親無奈地對朋友這樣講述道:

我女兒已經上小學了,可是卻不會判斷是非。我發現女兒一點自己的判斷能力都沒有,平時就喜歡跟著爺爺奶奶去評判別人,甚至像個小鸚鵡,長輩說是對的她就認為是對的,別人說這個人是壞人,她也就說人家是壞人。這孩子長大以後怎麼辦,說不定別人兩句話就把她騙走了。我們該怎麼教育她啊?

事實上,女孩在3歲以前判斷是非是很困難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發育水平有限,還不能理解判斷事物的好壞曲直。大多數女孩的道德觀念是在3歲之後才逐漸產生的,並且隨著社會交往的增加,而逐漸內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標準。

卡爾威特認為,讓孩子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比讓他成為一個老實人更重要。事實上,老實的、循規蹈矩的人並不一定能夠妥善地處理好自身與社會的關係,也不太可能達到與社會規範相協調的地步。他還說,孩子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的成長階段,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複雜、充滿矛盾的時期。當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還未完全形成時,他們眼前的世界卻已是紛繁複雜的了。因為光明與黑暗同時存在,所以我們應時刻提醒女孩,切莫隨便輕信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受害。

現實中很多父母告訴女兒,世界是如何美好並且執意讓女兒相信。但這種表麵迷人的說法,隻會使女孩失去分辨力,這樣的孩子將來也不會成為一名成功者,因為輕信隻會讓孩子變得愚蠢和無能。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女孩判斷是非呢?

方法一:培養女兒的獨立個性,避免盲從

一味盲目地從眾,可以扼殺一個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而能否減少盲從行為,運用自己的理性判斷是非並堅持自己的判斷,是孩子將來成為成功者還是失敗者的分水嶺。

有一次,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在決賽時,評委交給他一張樂譜。演奏中,小澤征爾突然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不和諧的地方,本以為是演奏家出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一次,但仍覺得不自然。

這時,評委都鄭重聲明樂譜沒有問題,而是小澤征爾的錯覺。麵對幾百名國際音樂權威,小澤征爾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動搖。但是,他考慮再三,堅信自己的判斷沒錯,於是堅定地說道:“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喊聲一落,評委們立即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試探指揮家們在發現錯誤而權威人士又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堅信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