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先表揚後批評,顧及女兒的自尊心(1 / 2)

富養真經

批評女孩是一種學問,父母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既能讓女兒改正錯誤,又讓她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

和小男孩相比,小女孩更乖巧、聽話,也很少會惹父母生氣。但是當女兒犯錯的時候,父母卻普遍遇到一個教育的難題:批評輕了,女兒根本聽不進去;批評重了,又怕傷害女兒的自尊,哭哭啼啼地鬧個不停。很多父母都沒有掌握好批評女孩的方法和技巧,結果不僅沒有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還讓事情越變越糟。

5歲的小敏常常是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爸爸都會說:“先寫作業,等寫完作業再看電視。”小敏嘴上雖然答應,但是依舊我行我素,完全把爸爸的話當作耳旁風。

有一次,爸爸生氣了,把電視關掉後狠狠地批評女兒:“你這孩子怎麼回事,我都說了好多次了,你怎麼就是不聽……”爸爸的話還沒有說完,小敏咧開嘴就哭了,一邊哭一邊傷心地抹眼淚。

這一下爸爸慌了神,趕緊把電視機打開:“你看吧,爸爸不管你了。”小敏不說話,仍是哭個不停。爸爸掏出10元錢,塞到小敏手裏:“乖女兒不要哭,到小賣部買根你最喜歡吃的冰激淩好不好?”這下小敏才止住了哭聲。

從那以後,小敏仍是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而爸爸再也不敢管她了。

這個故事中的爸爸批評女兒的方式是絕對錯誤的,這個爸爸不僅沒有讓女兒改正錯誤,甚至還讓女兒產生了一種誤解: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不僅是正確的,而且還會得到爸爸的獎勵。如果都這樣教育孩子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批評是一種學問和技巧,如果運用不當,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還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很多時候,小女孩一被批評就哭哭啼啼,是因為她們敏感、自尊心強,在乎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女孩的這一心理特征,對她們進行正確的教育和批評。

批評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了,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用得不好,反而會起到消極作用。父母在批評女孩的時候,一定要選對方式,並盡量少批評女兒。當然一些教育者認為父母應該用七分鼓勵、三分批評,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適當借鑒。這樣,才能讓批評發揮功效,更有利於女兒改正錯誤、健康成長。

方法一:賞罰一定要分明

我們批評女兒,是為了讓她們改正錯誤,明白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很多時候,女兒一哭鼻子,爸爸媽媽就不忍心批評她們了,還會用買食物、買玩具等方法哄她們不要哭。其實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它容易讓女兒產生一種誤解:自己做的是正確的,要不然爸爸媽媽怎麼會“獎勵”自己呢?結果那些錯誤不僅得不到改正,還會被繼續擴大。如何避免這種弊端呢?這就需要父母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當某種規矩一旦製定,就一定要嚴格地執行下去,該賞的時候一定要賞,該罰的時候一定要罰,否則以後的規矩也會被女兒打破,從而無法對女兒產生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