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覺得,她會模仿我嗎?”江潭忽然又問單曉筱。
“不會。”單曉筱回答得斬釘截鐵,她對路離離的看法很精準:“因為她和你是同一類的人。她不缺物質,對精致奢侈的生活習以為常,甚至可能有些厭倦。如果你有的,她都有,她有什麼理由模仿你呢?”
“你說得對。”江潭點點頭,她在心裏承認了單曉筱的說法,於是半假半真地透露給單曉筱一些情況:“那個翻過我東西的人,應該就在我們宿舍樓。現在看來不是你,也不是路離離,會是誰呢?”
“還有什麼東西被動了,會不會是你記錯了?”單曉筱提出質疑。
“不會,我上次吃過蛋糕,留下的玻璃罐子不見了。”江潭學雅濟的樣,撒了一個小謊,想最後再試探單曉筱一次。
“蛋糕罐子……和你給我的那個一樣嗎?”單曉筱表現得並無異常,像是在回想那種玻璃罐子的模樣:“我把蛋糕吃完之後,覺得罐子很漂亮,就從圖書館帶回宿舍,洗幹淨收起來了。我沒有見過你的,如果你要用,我把它找出來給你吧。”
“不用,我原本也是要扔掉的,隻是發現東西不見了很慌張,懷疑這件事……和網絡上那個學人精有關。”
兩個人交談著,終於走到生鮮專櫃區,江潭對速凍丸子類興趣不大,於是讓單曉筱先去隨意挑選,自己則選擇了一個不會影響行人的位置,在那裏站定後取出手機,回複今天下午上課時應照發來的消息。
“我今天不舒服,所以沒有去上課。”
江潭想了想,又補充一句:“現在沒事了。晚上要和室友們聚餐,結束了再聯係你們。”
收起手機,江潭望見單曉筱還在不遠處的冷櫃前猶豫不決,於是再次將屏幕解鎖,打開QQ,四人群裏有一些未讀消息,江潭沒有翻回去閱讀它們,正如她剛才也沒有翻回去讀應照的消息,她知道那些內容必定是關於昨天的爭吵,而對於眼下的她,人際關係並不是當務之急,解開誤會、破除迷局才是重心。
“單曉筱、路離離不是。”
終於輪到她用“感覺”來做判斷了,江潭想。她排除單曉筱和路離離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天的交流表明,這兩個人沒有成為“落月”的動機,也不太可能隱藏這種動機,因為她們有著其他的目的和訴求,不可能一邊追逐自己的訴求,一邊扮演著以模仿別人為人生追求的“落月”。
單曉筱羨慕江潭,卻又怕因為改變自己一貫大大咧咧的風格,而遭到其他人“打臉”、“虛偽”、“嫉妒”之類的嘲笑,所以在暗中觀察江潭的生活方式,把那些精致的小物件私藏起來。
單曉筱不會像“落月”那麼高調地模仿江潭,更不會拍照,因為那麼做簡直就是昭告天下“我就是要學江潭”!單曉筱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那一套”極其堅信的女孩,驕傲的她不甘失去自我,不會去當什麼“學人精”。
而路離離出身在單親家庭,母親是成功人士,對待女兒豐於物質而疏於陪伴。路離離的經濟基礎、生活品味、外形條件均不在江潭之下,剛才與姑姑的談話雖然隻有寥寥兩句,卻暴露了她內心裏真正的渴望——她不想要更多的錢財,也不稀罕精致小資的物品,反而更期待平淡而溫暖的生活。
江潭也是單親家庭的女兒,她所擁有的一切,對於普通孩子來說或許值得羨慕,對於路離離而言卻平平無奇。路離離與江潭太像了,同樣缺失母愛的她不會向往江潭的生活,根本沒有模仿江潭的動機。
單曉筱和路離離都不會是“落月”,因為從行為動機的角度來說,“落月”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之一:一種情況是,她缺乏獨立思想,已經徹底失去了自我,把江潭的生活視為理想模版,另一種則是,她思維清晰,目標明確,試圖通過模仿江潭獲得自己最需要的東西。
江潭的下一個目標很明確,她要去了解許知落和廖萱是什麼樣的人。一個人可以偽裝成不同的樣子,但偽裝終究是扁平的,而靈魂必定真實而立體,雅濟從少女時期就開始熱愛心理學,獨自來上大學的單曉筱性格獨立而執著己見,出身於富裕單親家庭的路離離對奢侈物質司空見慣、向往平淡的溫情……這些由數年成長經曆堆砌出來的豐滿形象,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