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鏡像心理1(2 / 2)

“還是微博上那件事?”雅濟也收斂了笑容,點點頭道:“正好,我也收集到了一些資料,想和你談一談。”

“那麼我先說。我昨天拜托一個很厲害的人,幫我查了查‘落月’的一些照片。”

“很厲害的人?”雅濟柳眉微動,似乎覺察到江潭的措辭中,新添了異於往常的感情色彩。

“是電腦技術很厲害的人,喂……你且先不要打斷我。”江潭仍然笑著,卻下意識地垂目避開雅濟打量的眼光,立刻繼續說下去:“他剛才回複我,經過技術層麵的檢驗,那幾張照片上都沒有任何後期處理的痕跡。”

“也就是說,‘落月’確實擁有照片中出現的每一樣東西。”

“對,‘落月’也是實拍。”江潭用左手食指輕扣桌麵,點點頭,又說:“我已經將所有物品的來路都梳理了一遍,除了《海錯圖》,其他同款物品在我們的微博裏先後出現的時間差,最短的是兩天。那麼,‘落月’是通過什麼途徑,在短時間內弄到相同的物品的呢?”

兩個女孩都沉默了,她們對“購買途徑”這個實際問題尚且缺少頭緒。

過了約莫半分鍾,雅濟才抬起目光,間隔著一張藍漆小桌的對麵,江潭也苦笑著搖搖頭。於是她們決定暫時跳過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分析當前狀況。

“那天回學校後,我立即去資料室查閱了一些文獻,又到資訊室請教了陳教授。”雅濟解鎖手機屏幕,將一份電子版的學術論文展示給江潭,用淡黃色畫筆輕輕塗抹過一行文字,向江潭解釋道:“可能是這個——醫學上稱之為鏡像心理的現象。這種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那些‘模仿者’的行為動機。”

“叫‘模仿者’不恰當,我室友告訴我,把這種人被稱為‘學人精’更痛快。”

雅濟神色複雜地看了江潭一眼,江潭便明白了,從雅濟個人意氣的角度來說,她的確也很想咒罵那個模仿朋友的神秘人,以“學人精”或者更刻薄的詞彙稱呼對方,可是從心理學從業者的角度來講,谘詢者又必須擁有同理心,聆聽、理解和接納他人的心理活動,並且和他們產生共鳴。

身為心理係學生、著名心理谘詢師陳教授的助理和助教,雅濟的確不應該對她正在分析的“患者”,進行帶有主觀色彩的評判。

“根據發展發展心理學來看,刻意模仿他人是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心理現象,這類人往往伴隨著過度、極端的心理。而這一類心理,主要是由過度自卑或自信導致的、異常且持續的心理。也就是醫學上常稱的鏡像心理。”

“所以,‘落月’費盡心思地模仿我,很可能是出於鏡像心理?過度自卑或過度自信,這兩種誘因有什麼異同嗎?”

“準確來說,‘落月’更像是擁有病理性鏡像心理。鏡像心理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親密性的鏡像心理,常見於親近、熟悉的人之間,誘因往往是自卑,比如,你正好是他所能接觸到的、比他更優秀的、他一直希望成為的人。不過,親密性模仿不屬於病理性。”

江潭認真地聽著,聯想到單曉筱提到的那位初中同學,現在結合雅濟的話來看,那名曾經讓單曉筱厭煩不已的“學人精”,很可能是一個自卑到極致的孩子,做出種種受到單曉筱等人厭惡的行為,隻是因為渴望著變成更優秀的自己,卻又不得要領而已。

“另外一類呢?”江潭主動問道,她知道雅濟擅長與人交談,之所以中途停頓下來,是在為聆聽者留出消化信息的時間。

“另外一類是距離性的鏡像心理,也叫做病理性鏡像心理,是一種疾病。如果舉例說明的話,一個孩子每天模仿電視劇裏的人物,久而久之,他會以為自己就是那個人物,從而漸漸地失去自我,長大以後,他變得越來越會扮演,沒有自己做決定的想法,完全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就是‘落月’呀。”江潭輕呼出聲。她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病理性鏡像心理的科學解釋,竟然和她之前對‘落月’行為動機的猜想如此吻合!那麼,“落月”的確是一個病人,一個因先天或後天的緣故,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的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