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李靖之願(1 / 2)

一路上李靖與紅拂沒碰見李世民,也沒碰見什麼虯髯客,倒是碰到幾個行劫的小盜賊拔刀相向,要李靖與紅拂留下買路錢。紅拂趁機露了一手,佛塵柄內的利劍出鞘,輕輕鬆鬆就把那幾個小盜賦送上了西天。李靖見了,大吃一驚。

“你竟然有這一手?”他問。

“我要沒這一手才怪呢?”紅拂粲然一笑。“你以為我是老爺的什麼人?我不是侍女,是侍衛。”

“哈哈!原來我老婆竟然是個劍客!”李靖大笑,從此對紅拂敬佩有加。

有時候,人會為一些不明所以的原因而有所隱瞞。比如,紅拂就做了這麼一次隱瞞,她沒把她的神秘身世告訴李靖,始終沒有。為什麼?擔心李靖知道在京城沒有危險了就不再去邊塞?她當真相信邊塞會給李靖帶來更好的前途?還是擔心節外生枝無益於她與李靖的關係?她說不清。總之,她對李靖瞞下了這一切。李靖以為非逃不可,別無選擇,就這麼倉倉皇皇地走了。為了一個紅顏知己?還是為了一個漂亮的女人?李靖沒想過。這二者有區別嗎?李靖就這麼糊糊塗塗地走了,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如果李淵不造反,李靖就在邊塞老此一身,曆史上還能有李靖這麼個人物麼?

有人說:男人決定百分之九十的曆史。乍聽之下,言之有理。可女人決定百分之九十的男人。不是麼?那麼,曆史究竟由誰決定?男人?還是女人?

二十年後,李靖與紅拂皆已兩鬢飄霜。對於當年的私奔,李靖後悔過嗎?不能說沒有。比如,隋煬帝起用來護兒為主將征高麗,大敗而歸。李靖就想過:如果當年我留在京師不曾走,說不定就會起用我李靖。要是用我,哪能像來護兒那麼笨蛋!不過,李靖知道後悔無益,也知道那些設想其實虛無縹緲,未必成真。

紅拂治家有道,衣食住行一概料理得近乎奢侈。哪來這多錢?李靖不是書呆子,對自己的財力所能及,不是一無所知。靠你那點錢,當然是不成了。老爺賞我一些假首飾,我時不時拿一兩件去變賣。邊塞的行商坐賈不識貨,都當真的買。紅拂這麼解釋。解釋完了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後合,笑得天真無邪,笑得不由得李靖不信。不由得李靖不信?其實,那隻是紅拂的自以為是。她小覷了楊素,也小覷了李靖。商人哪有不識貨的?就算上當一回,哪能回回上當。

聽了紅拂的解釋,李靖心中暗笑。那些真首飾從哪兒來?不可能是楊素送的。即使紅拂同楊素有一腿,也撈不了這麼多。肯定是從楊素府上偷出來的。李靖不知紅拂的來曆,這樣的推測,是最合理的推測。哼!我老婆原來不僅是個劍客,還是個賊!這想法起初令李靖心裏多少有些不舒服。可後來眼看這家用都得靠紅拂變賣首飾維持了,也就想開了。管它呢!反正做賊的不是我。這麼一想,李靖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賊贓”換來的舒適生活。當真是舒適生活?嗨!套用一句後來的俗話,其實也不過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過久了,平常人都煩,更何況是自以為懷才不遇的李靖。

好在老天終於開了眼。隋煬帝大業十三年,突厥大舉南侵,馬邑首當其衝。人家個個心惶惶然,唯獨李靖大喜,以為鹹魚翻身的機會終於到了。

“你高興得太早了吧?皇上又沒叫你前去迎敵!”紅拂這麼提醒李靖。

紅拂這話沒錯。奉命禦敵的,本是太原留守李淵,不是李靖。李淵因病不起,頂替李淵的是太原留守副使高君雅,也不是李靖。可在李靖看來,這一替一換,正是天賜良機。良機何在?他早已在突厥界內收買了幾個走私販子替他刺探突厥軍事情報。不管是誰領兵前來,他李靖手上的情報都是值錢的貨。可如果來的是李淵,他能心甘情願遞上情報請功麼?高君雅來就大不一樣了,李靖不僅與高君雅無仇無怨,而且還有數麵之緣,可以算得上是個點頭之交。

可等高君雅到了馬邑,李靖卻又猶豫了。不是因為李靖忽然失去了立功領賞的興趣,是因為他手上的情報遠遠不是人馬多少、部署如何等等軍事性的情報。他的細作提供的消息是:劉文靜正在突厥大營之內與突厥可汗密商大計。什麼大計?李淵請突厥協助其“義舉”。

“什麼是義舉?“傳遞情報的走私販子問李靖。

李靖一邊把錢數給走私販子,一邊打個哈哈說:“比如走私,在你看來就是義舉。”

“走私不是犯罪麼?”走私販子瞪著兩隻小眼睛反問。

“犯罪的事情你還幹?”

“俺這不是混口飯吃麼!”小販爭辯。

“李淵也是混口飯吃。不過,各人的飯量不同罷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走私販子把錢又點過一遍,小心翼翼地揣進腰包,滿意地走了。

“這麼說,李淵稱病,純粹是個借口?”問這話的是紅拂。走私販子走了,紅拂就從屏風後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