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鮮肉與小仙女(1 / 3)

娛樂文化工業體製運作成熟的今天,它可能是最好的時代,也許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內地流行音樂和電影開始進入它們的時代成了整個華語市場的主流,我們叫嚷著港樂已死港影已斃,感慨著灣省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人,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就一定是好的嗎?

各大鮮肉霸屏的今天,好文學改編成爛影視的今天,小眾音樂反成主流的今天,綜藝盛行寧濫勿缺的今天,我們看到了什麼?

也許我們不該那麼片麵,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文化產物,是的,並不影射任何人或事物,因為到了這個時代,因為這就是個這樣的時代。

……

李琛吃力的睜開了眼,仿鹿角水晶吊燈顯得尤為刺眼,他平躺在沙發上轉動著腦袋,電視櫃上那台典藏版留聲機的唱針仍然在黑膠唱片上舞動播出柔情的音樂,牆上的鍾發出著一絲不苟的節奏,一切都顯得格外安詳。

廢了老半天的勁,李琛終於坐起了身。

或許應該說,現在的李琛不是之前的那個李琛了。

今天,他的35歲零170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裏一片模糊的光,他站著,除了一塊刻著命輪兩字的詭異石頭立在黑暗中,他看到對麵有個和他一模一樣的人,那是他的“前世”

李琛看到了今生的人生片段,看見了前世的人生片段,兩個自己越走越近、越走越近……

命輪之石鬆開限製,就在一片無盡黑暗裏,李琛的前世和今生開始交融,記憶、善惡、情感、優缺完美的深切融合,去糟粕取精華。

所以他已經變了,他已經不再是單獨的一份了,他成了兩種人生的“結合體”

兩世融合,他才知道原來自己居然有著前世,如果不是親生經曆,難以置信。

原來自己前世,16歲在社會染缸裏打磨,浮沉十數載,2010年互聯網時代開啟了暴走模式,多智能物件開始大規模普及,李琛開了一家網店,憑借良好的市場嗅覺和天馬行空的思想做起了原創男裝,到2017年年銷達一千萬以上,卻被胃癌晚期奪走了有著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時間就在35歲第170天。

有道是,喜榮華正好,恨無常來到。

再世為人,李琛的靈魂來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也就是今生。

15歲因參演電影出道進入演藝圈,簽約唱片公司成為內地流行樂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偶像組合的主唱,最紅時專輯賣到兩百萬張,單飛後經曆過低潮也再度翻紅,因為心境性格問題,過度壓抑自己、封閉自己,年僅二十八歲急流勇退,淡出了演藝圈,開著一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唱片店。

七年,整整七年,他過著輕鬆安定的日子,無欲或許則剛,但會讓人迷失,會變得得過且過,慵懶了起來,甚至說,孤獨磨平了許多思緒,盡管他有著內心的依靠。

人最怕的不是朝生夕死,是喪了誌,他們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決心去改變自己,不曾經曆真正的滄桑,卻還失守了最後一點年少輕狂,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裏,過著最白開水的日子,心魔有時候比欲望還可怕,自己以家比事業重要的借口喪了誌喪失了欲望,現在看來真是可歎。

當然,他可以在自己唱片店裏呆上很久,彈彈吉他哼著歌看看書,李琛能拿著手機看幾個小時的百科,他會想很多,他是一個思緒很多的人,從某種程度,雖然這種生活不會有一點激情,最起碼他始終充實著個人的內心,盡管也會覺得孤獨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