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檔期?”聽到李冰的回答,林明不知道應該為李冰感到可惜,還是要為李冰的不給麵子感到不高興。
不管如何,李冰是不可能出演“宋敏”這個角色了。
張紀忠則是毫不在意的說道:“那就算了,挑其他人過來試鏡吧,爭取這個月內把電影拍完,然後去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
林明和康弘雷都沒有意見,上影廠這邊也沒有意見,所以一麵把劇本拿了去審核,申請製作許可證,一麵開始選角。
金雞百花電影節,這是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舉辦的一年一屆的國際性應戰,由金雞獎和百花獎合體而來,從1992年開始,每年一屆,一般都是在10月中下旬舉行,每一屆都為期四天。
金雞獎這個很多人都知道,是和香港金像獎、呆灣金馬獎同一類型的,也是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
當然,在1996年的這個時候,金雞獎的影響力要比金像獎和金馬獎弱多了。就林明所知,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更加開放的金馬獎已經在實質的影響力上超越了金像獎。要在1996年排一個名次的話,金馬獎第一,金像獎第二,金雞獎第三。
金雞獎徹底超越金馬獎和金像獎,那要到很久以後了,至少也得從院線改革那一年算起。院線不改革,中國電影死路一條。如果林明沒有記錯的話,院線改革的時間應該是2003年!
至於百花獎,這是中國曆史最久的電影獎,由觀眾投票產生,所以這個獎項的知名度遠在金雞獎之上,因為金雞獎是專家獎,由電影資深人士和文藝界人士評審產生。
把《我的野蠻女友》拿了去金雞百花電影節參展,可以說是最佳的營銷!
沒錯,就是營銷!
表麵上看,一部電影參加什麼電影節隻是在排排坐分果果,或者幹脆走個過場,其實真實的目的是提高電影的知名度,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如此一來的話,電影票房就可以得到提升,電影版權的價格也可以得到提高。
對於這一塊,林明以前不知道,不過跟在張紀忠和康弘雷後麵,耳濡目染之下,很是惡補了一番這方麵的見識。
離電影節的開幕還剩下一個月的時間,既要籌備劇組,又要拍攝,還要最後製作出來,在時間上是相當趕的,這就逼得他們要加快速度。
製作一部電影的時間又長又短,長的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譬如詹姆斯卡梅隆這家夥的《阿凡達》,短的一兩個星期就搞定了,譬如香港導演王京,這個家夥創造過7天弄出一部電影的神速度,快刀手之稱名符其實。
雖然那部7天趕工出來的《大內密探零零狗》真是一坨翔來著,但誰都得佩服這個大胖子,拍電影的能力真不是蓋的。
電影的選角,很重要,甚至關係到一部電影的成敗。
《我的野蠻女友》裏麵,配角很多,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配角,戲份少得可憐,所以交給了導演康弘雷負責。本來劇組裏麵需要有選角導演的,不過一切從簡,康弘雷幹脆自己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