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啊!
林明的辦法很簡單,也很直接,拿著劇本去拉讚助,隻要拉到了讚助,讚助的那筆錢就可以當做電影的製作資金。
兩人可是知道,現在的廣告業真的很賺錢,很多商家也熱衷於為自己的產品大做廣告,不然的話,央視的標王不會那麼火爆。
廣告行業的供需關係,現在還處在廣告稀缺的地步,或者更應該說老百姓對於廣告的接受度還處在良好的階段。隻要廣告了,廣告的東西就和“合格”等同,甚至等同於“高大上”、“時髦”,老百姓就愛追求這些東西。
譬如說廣告裏麵的“免檢產品”,老百姓一聽,這東西居然免檢,應該是質量非常過硬,不然國家怎麼會免檢呢?然後買的時候就會專挑這個牌子的。
也就後世,廣告泛濫成災了,很多“高大上”的東西被扒了皮,露出了裏麵的齟齬,老百姓這才對於廣告不再相信了,哪怕國家出麵作保也沒用,因為信用已經沒有了。
張紀忠是電視劇製片人,對於廣告這東西的了解比康弘雷要深。就張紀忠所知道,一部有口皆碑的電視劇,它能夠帶來的廣告收益至少在千萬以上,過億也不稀奇。很多影視公司拍攝電視劇就是衝著這些廣告收益去的,電視劇版權販賣的收益可能還沒有帶來的廣告收益多。
一部電視劇,片頭片尾這些地方的貼片廣告,往往都占整部電視劇收益的大頭。
目前來說,電影的影響力遠遠不及電視劇,廣告收入自然也比不了,拉到的讚助當然也少。但是,這並不代表電影能夠賺到的廣告收入就真的少了。賺上個一二十萬甚至過百萬的廣告費,還是沒有問題的。
從這個方麵講,林明的想法具有極高的實踐性,林明張口要分成並不是獅子大開口。
張紀忠神色莫名的看著林明,心裏古怪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了:“這小子,真的隻有十五歲?怎麼連這些東西都懂?”
林明注意到了張紀忠神色的變化,麵上雖然很平靜,但心裏卻有些發毛,是失敗還是成功,是要再走彎路還是一步登天,全在於張紀中的答案了。
過了好一會,張紀忠才從低頭沉思中抬起了頭來,看著他說道:“這樣,這部電影我就不投資了,不過我可以當這部電影的製片人,而且我要參與分成,但是你要去把讚助給拉到,讚助費要夠這部電影的拍攝和後期的製作以及必要的宣傳……”
康弘雷沒有說話,他發現他已經插不上嘴了。
林明卻是大喜,然後鄭重其事的站了起來,深深的給張紀忠鞠了一躬,感激道:“張製片能夠提攜小子,小子沒齒難忘!這提議我答應了!”
張紀忠抓了抓臉上的胡須,爽朗笑道:“先別急著謝我,這事最後還在你身上,如果你拉不到讚助,這部電影的事也就不用再提了。不過你放心,我會請個人去幫你的,不會讓你單打獨鬥。”
林明笑道:“不管如何,我都要感謝您的。”
很多人很有才華,但就是缺少一個機會,所以最後隻能一輩子平凡。張紀忠的提議,就等於是給了林明一個走捷徑成功的機會,怎麼能不感謝?
張紀忠點了點頭,然後卻把目光看向了邊上沉默的康弘雷,說了句:“弘雷,有興趣當一回事電影導演嗎?”
康弘雷怔了一下,臉上立即有了喜色,爽快的回答了一句:“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