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認識康弘雷這個導演、認識張紀忠這個製片人,然後和其它的明星、劇組的一些工作人員混了個臉熟,這也是林明的很大收獲。
現在,也是時候開始大動作了。
沒來《水滸傳》劇組之前,林明一度認為這個圈子很難進去。但在劇組呆了幾天之後他才知道,這個圈子隻要你有進去的想法,你就可以進得去。唯一的區別隻在於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
攜帶者大量的資金和人脈進這個圈子,付出的努力就少,這是毫無疑問的。
身無分文、孤單一人的走入這個圈子,付出的努力也就自然是其他人的千百倍了。
林明總結了一下他的情況,如果想要在這一行白手起家,有兩條路,一條是當藝人,一條是當投資人拍攝影視劇。
當藝人是不用考慮的,當投資人拍攝影視劇是最佳的選擇。
拍攝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先賺第一桶金,然後成立公司,接著穩固經營,這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一條路。至於能賺多少,那是個人能力問題。
林明現在要做的就是自己寫一個電影劇本,然後拉來投資,接著找張紀忠當製片人,找康弘雷當導演,再去上戲找幾個還沒畢業的未來明星們當演員,最後再把電影成片賣出去,第一桶金應該就可以賺到了。
電影上映不上映倒是其次,隻要有人開價來買,很少有不賺錢的。
至於為什麼不拍電視劇,主要還是拍攝時間問題,電視劇拍攝時間可以電影長多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林明不熟悉這個時期的電視劇市場喜歡什麼樣風格的電視劇。在林明的記憶中,也就2000之後那些很出名的電視劇有印象,譬如說武俠劇、宮鬥劇、青春勵誌劇、偶像言情劇這些,其它家長裏短、低成本的生活劇,林明極少關注。
電影題材的選擇,一個要三觀正確,一個要低成本,一個要自己熟悉,一個要容易大賣,選來選去,林明把《我的野蠻女友》給從記憶裏扒了出來。
《我的野蠻女友》的三觀正不正?應該是比較正的,也就男豬腳腐了點。不過,評價一部電影怎麼樣,裏麵的角色怎麼樣,全靠一張嘴。“牽牛”可以說腐,懦弱,但另一個方麵,完全可以像“葉問”那樣說:“沒有怕老婆的男人,隻有愛老婆的男人。”
低成本嗎?低,來來去去也就幾個人,上戲那麼多未來的明星,不愁找不到低片酬來拍戲的,或許零片酬去挑人也可以挑得到。場景看上去很多,但打著廣告宣傳的方式合作,相信一分錢不掏就可以租到場景,甚至場景的負責單位為了要廣告還要倒貼錢給他。
熟悉是肯定的,不然林明也寫不出劇本了。
大賣嗎?當然大賣,而且還是全亞洲大賣。
重要的是,一旦國內市場還不能夠接受這樣新潮的愛情電影,票房會撲街,完全可以把海外版權先提上日程。
說挾洋自重也好,曲線救國也好,隻要能賺錢,林明是不會在乎的。
唯一的問題,這部電影如果拍好了,他能分到多少?
隻是劇本的費用嗎?
“劇本分成?或者我自己去把本錢給弄到手?”一邊等待著康弘雷的意見,林明一邊暗暗琢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