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零節 魯慶上門(1 / 3)

在國內一片被電影的預告片震撼的時候。

張英夏卻是在郎鷹聯邦的娛樂之都。愜意的度假。

也不能說是度假啦。這一個月,可把他折騰的夠嗆。

按照林沐的說法,那就是要準備拓展一下外國市場了。

張明山現在這部電影,隻要不賠錢,那麼,可以負責的說,參演的人,基本上都能在娛樂圈的現有的等級基礎上,再上一個級別。畢竟人往高處走嘛!

不論是國內外,其實觀眾對於主旋律電影,都有一種想法,覺得能演這樣片子的人,那演技基本上都是在線的。至於票房好不好,那就是看投資,看導演,看劇本,看宣發什麼的了。

不同於前世國內有些莫名其妙的思維,覺得主旋律,就是溜須拍馬,給人擦鞋,跪舔國家,等等等等。

所謂的主旋律,其實是能引起廣發普通觀眾內心共鳴的東西。不一定是什麼國家道德宣發。

而是在於人的內心最柔軟的那一處地方。這個標準並不唯一,但是體現出來的狀態,基本上就是一種——高票房。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郎鷹聯邦的那些電影公司卻是仿佛不知道有張英夏這麼一個人一樣。

都是客氣的應付,然後冷淡的對待。

畢竟以後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大導演,大投資,大製作,大明星的片子,賠得一塌糊塗的例子,那都不知道多少。

所以嘛,大公司在觀望。

小公司攀不上他。

那些明星的工作室?

拜托!市場就那麼大,誰願意多一個搶吃的?

當然,要是張明星願意幫這些公司打開自己國家的市場,那又另當別論。

問題是,這跟張英夏出行的目的,有點南轅北轍了。

他是打開國外市場的,而不是來當買辦,引狼入室的。

於是,一個月的時間下來,李斯特的官司都勝訴了。

而張英夏就真的成了度假。

“算了,回去!”在李斯特慶祝自己勝訴,並且準備應對他的舊友佛蘭卡的上訴之際。張英夏就做了這麼一個決定。

每次見到那些大的影視公司一副準備壓價的樣子。以及小公司的那些高價格,但是各種附帶條件太多的合同。

張英夏就覺得,自己沒事顛顛地來打前站,純屬傻子行為。

古人都知道借勢而為,扶搖而上。

現在國內的勢還在造著。氣場還沒溢出國界,於是乎,在國外基本沒勢可借!

“我也不勸你什麼了!”李斯特笑道:“這幫人的德性,我看多了,基本上隻要你有關注度,他們就會來找你;而隻要你能為他們掙錢,他們就會捧著錢來求你。

一旦你沒有了任何利用價值,他們就會立刻轉身離開。這就是郎鷹娛樂圈的正常現象。

說白了,跟股票一樣,追漲放跌!你的價值,隻是在國內展現出來,但是在這裏,基本上就是空白!”

“全世界的娛樂圈都這樣!”張英夏無所謂的聳肩道,然後跟李斯特碰了一下杯子:“祝賀你!也預祝你下一場官司也能勝利!”

“謝謝!”

=

回到國內。休息了幾天。

每天看到就是各種新聞。對於這部電影的新聞,尤其關注。自然也就看到了那個引起交通堵塞的新聞。

對於這類能上城市電視台的新聞。張英夏基本上看都不看。

而且因為沒有進入主要的宣發期。

所以一切什麼媒體記者,電視采訪,全都拒絕。

這一點,人家大電視台都能理解。反正到時候這電影準備上映的時候,這批電影的參演者,那肯定是要到各電視裏溜一圈的。

因此,找上門的,基本都是一下地區電視台的,市級電視劇的記者。

張英夏工作室不搞三六九等的,全部拒絕了。

不過,奇怪的是,當初張明山說的女主的事情,居然一個鏡頭都沒出現在預告片裏!這幾個意思?玩神秘?弄爆點?搞噱頭?

算了,這是人家的事情,關他什麼事情。

邊想著這樣,張英夏邊舒服的靠在沙發上,閉上眼睛休息。沒過多久,電話就響了,是楊璿的:

“英夏哥,你來工作室一趟。有熟人找你!”

“熟人?誰呀?男的女的?”張英夏閉著眼睛,迷糊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