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凱眉頭一挑,王凱最後的話正好說到他的心裏癢處:“王先生這個‘特別’是褒是貶呢?”
王凱笑道:“當然是讚歎,雖然受限於環境你們公司還有些放不開,但是這樣的環境比起其他公司肯定更能激發員工的自主性的自由創新的衝動。”
劉風凱這才真正驚訝地看向王凱而不僅僅是“好奇”。
以前當然也有不少其他公司的重要人物來他們公司作客,不過在他們的評價中,卻隻是覺得自己太過浪費,玩假花哨,虛而不實。
沒想到王凱不但讚同他的做法,而且還覺得這樣的程度仍然不夠。
“我一直覺得像這樣朝氣蓬勃的產業,而且也是最重要員工發揮的產業,就應該把氣氛弄得自由些,優美些。讓員工在最輕鬆的氣氛裏工作。隻不過我們國內還沒有這樣的意識,另外建築設計方麵也落後很多。”
“嗯?國內的?”劉風凱似乎聽出了點兒什麼。
王凱幹咳兩聲掩飾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其實我並沒有出過國。呃,劉總又是怎麼想到這種設計的呢?”
劉風凱聽得出王凱是真心地讚賞他親自弄出來的設計,笑道:“其實主要我自己就喜歡比較幽靜的環境,而且也不大喜歡受到各種拘束。至於國外的公司我也聽說過一些情況,他們好像是挺重視員工的感覺,不像國內大部分公司更注重的是短期利潤。”
王凱和劉風凱談得非常投機。
他是王凱見到的除了宋羽冰之外在理念上最“超前”的公司經營者了。而徐婷雖然有些新奇的想法,但畢竟還沒有經過獨擋一麵的鍛煉,在某些方麵有所欠缺。
而王凱則能完全明白劉風凱的想法,同時更理解他。甚至在某些方麵還能小小地“啟發”他。讓劉風凱完全忘記了他的年紀,甚至作為比自己有著更高層思想的人物來對待。
王凱“不知不覺”地就談到了他們正在鎮上開發的辦公區——他好歹沒好意思直接說是產業園——尤其著重提到的是未來建成之後的風格,與劉風凱的思路非常貼近。
劉風凱當然聽出了王凱的言外之意。頓時覺得有點兒兩難。
一方麵他的公司剛剛安在湖心區產業園。投入了相當的成本——對一般規模的公司來說當然是不可能無視這種成本的。
但另一方麵他又實在想看看在王凱所描述的環境裏工作,經營自己的公司會是什麼樣的感覺,能多大程度地激發起員工們的潛力。
“其實不急,我們那邊要建設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能讓劉總您這樣的人感興趣我們就有去做的動力了。”王凱感覺到了劉風凱的為難,並沒有直接逼他作出選擇,“對了,你們公司做的平台服務是什麼東西?”
王凱對於人家具體IT公司的業務還是不了解的,不能把這些名詞轉換成腦袋裏能明白的東西。
“嗬嗬,這方麵其實很多樣化,我也很難用一兩句話就說明白。給你舉個例子吧。你應該知道現在開始有名的淘市場,隨心拍這些電商吧?他們也算我們公司業務的一種。當然了,這兩個知名網站平台並不是我們公司搭建的。”
王凱恍然:“也就是說,可以在你們公司設計的平台上完成交易或者是信息共享之類的事情。”
“比這個還進一步,作為一個‘平台’不僅是提供東西讓別人去看去買賣,更重要的是讓每一個人成為參與者,你本身就是它的完善的一分子。你也可以發布你覺得有價值的信息。”
他們很快又把話題轉到了具體的公司業務話題,讓王凱對他們這種類型的公司有了個深刻的了解。
接下來的日子對王凱來說是他最逍遙的時間。宋羽冰和徐婷隨時陪伴在側。尤其是跟徐婷,平常私下相處的空間就比較少。
在學校裏,有不少人知道她跟自己的關係,所以小姑娘臉變得特嫩,有時候明明有機會單獨相處,但因為不想讓溫柔和孟躍躍瞎猜,寧願放棄。
但是在白合村就不一樣了。在“自己的地盤”上她的心態要好很多,跟王凱大大方方地走在一起也沒問題。
而且他們還有“項目”這種擋箭牌嘛。
真正“正經”的問題大部分大家都熟悉了,就算沒有王凱,他們也能自如地處理事情。
王凱隻需要對有限幾個他必須過問的事情掌握住就叮囑主了。
比如說鎮上要新開發的區域,再比如說,大貨車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