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媽的高財商寶貝養成日記29(1 / 1)

第四章5歲,寶寶有了正確的“金錢觀” 考100分≠物質獎勵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晴

雖然說妞妞目前還沒有考試分數的煩惱,但是最近看到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的教育觀點,覺得很有意思且有些感觸。他說,孩子考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把時間和精力過多花在考試成績上,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和創新能力。還有一個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人們遺憾地發現,近20年裏的1120名高考狀元大多數未能成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他們的發展狀況與社會期望相差甚遠。

這些情況充分說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在這方麵花的時間多一點,在其他方麵自然就少了。所以說,陳省身先生的觀點很正確。但是在大的環境下,父母又不能不教育孩子去考100分,因為隻有高分才能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這是一個怪圈,很多父母被圈在裏麵出不來,培養了一個又一個考試機器,除了讀書考試之外,生活能力和理財能力基本為零,增加父母負擔的同時,對社會何嚐不是負擔?

教育孩子不要考

100分,是很需要勇氣的,除非你肯冒著孩子將來考不到一個好學校,找不到一個好工作的危險,要不就是有大把的金錢能把孩子送到國外去深造。且不說是不是人人有這個經濟能力,作為父母,誰肯拿自己孩子的未來冒險?而且前麵我已經說過了,現在有的家長不管孩子做什麼都給予金錢的獎勵,做家務是,考試成績好也是,要不就是粗暴地打罵。這兩種方式明顯都是不可取的,前一種會養成孩子一切向錢看,生活完全物質化,後一種會養成膽小怕事或是自暴自棄的性格,完全走極端。

我阿姨有個 15歲的女兒正在上初中。昨天,她給我打來電話說女兒英語考了100分,要她買個iPhone作為獎勵。她女兒說,班上的同學隻要是考得好的,家長都有所表示,她也不能沒有。

給買還是不給買,阿姨問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我是這麼給阿姨分析的:買不買都可以,但是不買會和孩子產生隔閡,買又助長了“100分=金錢”的風氣。且孩子越來越大,要求會越來越高,不可能每次都滿足吧?可是,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獎勵她,要和孩子說清楚,買iPhone可以,不是因為她考了100分,而是她認真努力地學習了,是對她認真學習的肯定。還要和她說清楚,認真學習本來就是她分內的事,完成是應該的,將來關係到她自己的前途,不是別人的。這次算是破例,絕對沒有下一次。

阿姨聽了我的話,好好地和女兒談了談,至於效果如何,還要等到下一個100分的到來才知道。

給阿姨分析完,我也想著如果妞妞長大了也要求這樣的獎勵,我該怎麼辦?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預防吧。以前,妞妞在幼兒園做得好,我都會誇誇她,口頭表揚幾句就好,盡量避免自己和家人給她額外的獎勵。

當然,在這種環境下,如果妞妞上學需要考試時,我也沒有勇氣告訴她不要考100分,隻是盡量淡化她考試成績結果所帶來的影響,告訴她努力過就好。隻要她認真地學習過,媽媽不會怪她,考得不好也沒關係。我可不要培養出一個隻會考試的怪才來啊!

1.如果孩子在寬容的環境中長大,今後在為人處事上就會持寬容的態度;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各方麵都很苛刻,動輒打罵,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延續這一點,粗暴地對待他們的孩子,這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對待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是必要的。

2.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不抓,但也不要太在意分數,要讓他們知道,你不僅僅在意他們的成績,更在意的是他們對於學到的知識的應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成績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努力了,即便沒有拿到好的成績也不會有遺憾。

3.用心做事的人必定是熱愛生活的人,我們應該對生活充滿熱情,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每一件事情當中去。一個做事認真、熱愛生活,又有著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高財商的人,沒有理由不能成功,成功的人當然就包括獲取的財富和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