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28顯示的是以5分鍾和30分鍾級別為依據的操盤模式,整個分析過程以5分鍾級別走勢和30分鍾級別走勢中是否出現背離為主要依據。在第一次交易時,操盤模式采取的是以30分鍾為主的高級別買入法。形成一定幅度的上漲之後,在隨後的5分鍾級別頂背離中賣出,此時股價一定會向下進行調整。由於下跌的走勢一定被底背離終結,所以在相應的5分鍾級別走勢中出現底背離後,如果走勢沒有跌破前期底背離和底分形確定的低點,就可以確定階段性的調整結束,於是第二類回調買點出現。走勢正式步入30分鍾級別的上漲趨勢,隨後對於背離的觀察主要集中於30分鍾級別的內部走勢中,也即“上漲+調整+上漲”。第一波反彈中出現5分鍾級別頂背離後的回調也可能跌破前期30分鍾級別底背離和底分形確立的低點,隨後的走勢回到最開始的一步,即繼續等待30分鍾級別底背離走勢的形成。
對於在30分鍾級別走勢中出現的每一波上漲,都需要進行上漲力度和上漲量能的比較,一旦出現背離,則走勢的調整就不可避免地要展開。若是在30分鍾級別走勢中出現頂背離,那麼在5分鍾級別走勢中,也肯定出現了頂背離,這時候賣掉手中的大部分籌碼,並進入新一輪的背離觀察期。
這個模式展示的是5分鍾和30分鍾級別的操作關係,實際上我們可以根據操作的需要,任意確定一高一低兩個操作級別,例如5分鍾和15分鍾、15分鍾和60分鍾、10分鍾和30分鍾等,其原理都是相同的,唯一的區別是波段操作的機會以及走勢的穩定性。如果技術熟練、資金量適中甚至可以選擇1分鍾級別和5分鍾級別組合。
圖4–29?多周期綜合操作實例分析示意圖I(五糧液2011.5~2011.6?30分鍾K線圖)
圖4–29為五糧液(000858)30分鍾級別的走勢圖。對於操盤交易而言圖中形成的如下幾個要點需要在當下進行把握:第一,從A點下跌到B點的過程中,創下了階段性的新低,此時MACD對應的黃白線高度從a點上升到b點,A處對應的綠柱麵積大於B處對應的綠柱麵積,A處對應的綠柱高度大於B處對應的綠柱高度。綜合以上信息,B點對A點形成底背離,兩者的最大背離差為3%左右。同時,B點底分形確立後,反彈走勢一定要首先回到A點的底背離啟動點。第二,從E點上漲到F點,G點上漲到H點、I點的過程中,股價不斷創階段性的新高,但相對於D點而言,MACD三大指標出現明顯的頂背離,尤其是I點,其背離程度非常大,這也就預示著隨後走勢出現大幅度回調已經不可避免。第三,對於單個B、D、E、F、G等點而言,在30分鍾級別的走勢中,其所反映的走勢細節非常有限。換言之,本圖提供的信息更多是同級別的。所以,此時為了更加精確地把握單個階段性頂點,需要將其切換到低級別的走勢圖中。
圖4–30?多周期綜合操作實例分析示意圖II(五糧液2011.6.2~2011.7.1?5分鍾K線圖)
圖4–30為五糧液5分鍾級別的走勢圖。對應於30分鍾級別的走勢圖,本圖展示的是從D點到I點的走勢過程(由於屏幕大小的關係,這裏的顯示量已經最大)。從本圖中,我們可以看到D、E、F、G、H、I點更多的走勢細節。D點在兩波段上漲過程中形成的頂背離非常明顯,所以就5分鍾級別的走勢看,D處的賣點非常明確。E點的兩波段下跌,形成了趨勢性的底背離,從而形成巨大的短線買入機會。同樣,F點、H點、I點的走勢類似於D點,多波段的上漲過程中,形成頂背離或者趨勢性的頂背離,從而形成較為明確的短線賣出機會。就30分鍾級別的走勢而言,B點買入後,隻有當走勢進行到F、H、I點時才形成較為確定的賣點。而在本圖所示的5分鍾級別中,階段性的買賣點大大增加,這也就意味著假如能夠抓住其中的機會,進行多次的波段操作就可以大大降低持倉的成本。本例中,保守估算,在一個30分鍾級別的底背離走勢中,結合5分鍾級別進行切換操作,波段利潤達到了25%。所以,在實際的操作中,確定一個主要的、較高的級別,隨後切換到低級別中,根據背離理論不斷地進行波段交易具有非常重要的實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