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逃頂不再難13(3 / 3)

圖4–25?盤整走勢中買賣分析示意圖III(錫業股份2011.6.7~2011.6.21?5分鍾K線圖)

圖4–25所示的是圖4–24未顯示的I、J、K三點的走勢。同樣,在I點的區域內,第二波段的下跌形成的底背離非常明顯,所以自然在I點就形成了相對應的買點。從I點上漲到J點,創下階段反彈的新高,下方的MACD黃白線指標顯示頂背離,隨後走勢形成了10%左右的下跌回調,一直到K點形成底背離後才正式結束階段性下跌。從J點開始的下跌,到達L點之後,隨後的走勢事實上一直處於背離的狀態,形成了明顯的趨勢性底背離,這也就意味著隨後買入的機會巨大。

三、跌勢中的買與賣

因為走勢都是當下的,所以這裏指的跌勢是指在還不能確立下跌趨勢能夠逆轉的情況下,對走勢的當下判斷。實際上,前麵所述的漲勢中的買賣原點就是這裏所對應的跌勢中的買賣。因此,跌勢是我們交易買賣的第一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的背離形成的反彈走勢能夠持續,演化成反轉走勢,將形成第二類買點,也就是回調買點。

對於隻能做多交易(融資融券除外)的中國A股市場來說,由於隻有在買漲並且股價在隨後實現上漲才能賺錢,因此在下跌的過程中並沒有贏利的機會。下跌中贏利的機會隻出現在我們平時所說的反彈中,而搶反彈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及時賣在階段性的高點,就很容易出現被套的局麵。所以,對於做多的股票市場而言,在沒有底背離的情況下,下跌中買入做多的風險非常大。但是對於可以進行雙向交易的期貨市場而言,無論何時,其實都充滿贏利交易的機會。

下跌中進行操作的前提是在底分形確立後,相鄰兩段的下跌走勢形成了較為明顯的背離。通常情況下,下跌都會形成如下走勢類型的連接:下跌1+平台整理(或小幅反彈)+下跌2,其中1、2的走勢形成背離。上述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下跌交易單元構成樣式。

在圖4–26所示宋城股份的下跌調整走勢中,形成了非常典型的“下跌+盤整+下跌”結構單元,第二階段下跌MACD的黃白線高度和綠柱的麵積都出現了明顯的背離,同時形成底分形的構造。因此,在這裏形成了明顯的底背離反轉買點,也就是圖中的買點1,股價展開反彈,回到平台之上。隨後走勢形成盤整,5日均線和10日均線形成纏繞。纏繞之後破位下跌至C處,C點最低價高於A點,反轉趨勢成立,形成第二類回調買點。

真正的操盤需要我們實時進行盯盤,特別是如果按照諸如5分鍾等低級別走勢進行買賣的時候,我們需要時刻關注盤中走勢的變化。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在形成第一種買點,也就是底背離反轉買點之後,走勢出現盤整,也就是圖中的多頭均線第一次纏繞,此時要求我們先出掉手中的籌碼,因為隨後的反彈並不一定能夠演變成反轉。買點2形成之後可以繼續大幅增倉。這要求我們用連續、發展的觀點看待走勢。

圖4–26?背離下跌交易分析示意圖(宋城股份2011.5.23~2011.5.30?5分鍾K線圖)

在實際的走勢中,之後可以有數個“下跌+盤整+下跌”的交易單元。因為下跌1對下跌2形成了背離,所以,下跌2的底分形確立後,必然反彈至下跌1中的背離啟動點位置。第一階段反彈走勢的完成會在同級別走勢中形成頂分形、在次級別的走勢中會形成頂背離。走勢開始回調,如果隨後的回調沒有跌破前麵一個低點,則說明趨勢的逆轉確立,隨後便演變成為上漲趨勢中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