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二類。就是來自那些想要投筆從戎的學子。這些學子身體比較瘦弱,作戰能力也差很多,平常也都是做一些比較輕的工作,到時候要著重進行體能訓練。而這些學子的好處就是不用教導他們識字。可以輕鬆不少。
第三類,那也是最少的一類。他們雖然人數最少,可是他們出身也是最好的。都是那些中高級武官的親屬。這些家夥有些不少是世代將門,軍事指揮非常有基礎,而且大多數也識字。可是他們的缺點就是有些看不起人,認為普通士兵地位不如自己,所謂自命不凡的家夥就是他們了。
李君羨讓他們三種人混在一起居住,是想要磨合他們的這些家夥的關係。而這些家夥未來都是軍隊的軍官,如果連各種出身的關係都維持不好,那將來也是無法維持戰場上的戰友情誼的。即使有少部分能夠給在戰爭中家裏情誼,可是戰爭就是戰爭,經不起拖延。能夠盡快的建立情誼那還是從早開始,不要拖延下來。
很快,那些學員分別在各自對應的身份區領到了自己的宿舍牌號,可是當有些人對著牌號看到,馬上現他們那些平常由關係的都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了。
“我要和我大哥住一起!”一個十三歲的小家夥喊道。
李君羨看到這個家夥,就知道他是一個將門的後代了。因為按照李君羨的計劃,如果是從學子裏麵招收人員,或者說從軍隊裏招收基層軍官,那都是要有十八歲的。隻有那些將門後代才會放寬到十三歲以上。這個是給他們的特權,讓他們能夠早讀書,然後早成為軍官,這樣起跑線就比別人近了很多。這個也是那些勳貴的特權之一,李君羨也不打算取消和控製。
“你還沒有斷奶呢?需要大哥照顧?”李君羨怒道。
那個家夥被李君羨的氣勢給鎮住了,顯然沒有想到李君羨居然會生氣了。李君羨現在可以說是曾經統領了一萬多大軍,並且打敗過頡利二十多萬大軍的人,氣勢當然非常充足了。這些小家夥怎麼可能是對手呢?
“李將軍,請你不要介意,我弟弟從小被祖父寵壞了,所以請你不要介意。”那個十五歲左右的年輕人說道。
“你是誰?”李君羨問道。
“李將軍,我叫李業詡,這是我弟弟李業嗣。”李業詡說道。
原來這個兄弟是李靖的兩個孫兒,被李靖送來了這裏學習的。這個李業嗣明顯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可是李業詡卻成熟很多,所以並沒有表達不滿。
“看在李將軍的份上,我不和你們計較了,趕緊去入駐。”李君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