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有事情要啟奏。”李君羨在朝廷上宣布。
“講!”李世民說道。
李君羨馬上說:“皇上,臣向請皇上批準,在大唐成立軍校。”
李世民明知故問說;“什麼是軍校?”
李君羨回答:“軍校就是負責教導大唐將士各種兵法,還有訓練各種作戰指揮能力的地方。他和大唐的國子監還有各種學校差不多,隻不過軍校是負責教導軍士的,並不是負責教導經學科目的。”
李君羨這個說法,再次令大家議論紛紛,因為這個可是一個大問題了。如果說以前朝廷指揮打仗,都是靠著關隴武夫集團,那現在李世民這個辦法可以說是要釜底抽薪啊!李世民身為大唐的皇帝,怎麼可能看不到關隴武夫集團雖然在打天下時候出力很多,可是到了後來卻掌握了大量的兵權?
李世民身為一個皇帝,當然不會放心這麼一個集團在軍隊裏麵的巨大影響力。李世民急需建立一批忠誠於自己的軍官,這樣才能夠維護自己李家的統治。而軍隊其實就是國家的命脈,所以兵權的爭鬥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重要博弈之一。
而那些武將,尤其是出身於關隴武夫集團的李靖,還有侯君集,明顯眉頭都皺了一下。他們都不是傻子,當然知道這個軍校的意義。那就是把他們的基層影響力逐步抽取出來,然後由新的人員來代替。可是他們想要反對,卻被李世民瞪了回去。
現在李世民可是開國皇帝,權威十分的重。而且李世民的李家是傳統關隴武夫集團的領袖之一,地位比李靖和侯君集這種關隴武夫集團的“後生晚輩”來說要強大很多。所以,李靖和侯君集一時也不敢有什麼異樣。
嚴格來說李世民的李家就是關隴武夫集團最強大的一個派係,甚至能夠壓倒很多派係,所以他們才能夠當皇帝。現在李世民想要逐步清理關隴武夫集團,這個是正常的想法。如果連皇家都不能夠徹底掌握兵權,那恐怕國家還有什麼保障呢?
“皇上。臣以為在場的都是朝廷的百戰名將,家學淵源非常深。臣提議可以讓有爵位的人保送自家子弟進入軍校裏麵學習,然後繼續報效皇上。”李君羨說道。
那些關隴武夫集團的人聽了之後,馬上鬆了一口氣。李世民這是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啊!雖然逐步要收掉大家的兵權,可是現在何嚐就有兵權了?唐朝的戰爭體製就是這樣,平常那些高級將領都是要比較清閑的,所謂的衛大將軍都是不負責具體事務的,都是地位崇高的養老人員而已。隻有在戰時的時候才集中士兵,臨時派出將領來指揮。所以,其實在場的將軍都是沒有兵權的。他們隻是靠著自己在軍隊的影響力倆控製軍隊,可是這個也讓皇帝不放心。
現在讓他們放棄影響力,換取自己後代進入軍隊的機會,那也還是賺了。隻要自己後代能夠進入軍校。那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就是進入了皇帝的體係裏麵。雖然無法像是過去一樣影響軍隊了,可是卻能夠獲得更好的前途。到時候可以通過父輩的影響力,讓他們更快的在軍隊裏麵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