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冪出專輯了,各位同仁們有聽沒?以前偶覺得這姑娘的嗓子不錯,很有特點,對她這張專輯滿心期待,不過聽了之後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年頭想找幾首好聽的歌咋這麼難呢?好好的聲音就這麼糟蹋了,傷不起啊,傷不起!個人感覺唯一能接受的《需要戀愛的夏天》,雖然沒什麼新意,一般水準吧,還湊合。《異想記》也算一首吧,有點青春的味道。其他的我真沒發現有什麼好的,是偶跟不少時代了?
***************************************
王彥麵對陳凱戈的評論哭笑不得,倒不是他怨恨陳凱戈,王彥和他沒有接觸過,不過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至少陳凱戈曾經帶給王彥無限的感動,一部《霸王別姬》造就了一個傳奇,一個經典和一個永恒。
要說王彥對陳凱戈的評價,王彥會覺得他是一個文人,一個理想主義者,或者說一個探索者,更加是一個野心家。
他在致力於商業和文化之間的完美結合的探索上一路摸索,也許是這個時代錯,也許是中國製度的錯,最後陳凱戈華麗的失敗了。
要是別的片子王彥也許不會有記憶,看是《無極》這部片子王彥的印象太深了,他記得最清楚的是,當這片子被無數人評擊的時候,陳凱戈在回應媒體評論時講了一句:《無極》五年之後在看,你能看懂!
在當時這是一句笑話,一部電影的成敗就在那麼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你讓人們五年之後在翻出你的電影區評價他?這是扯淡。
但是在未來某一個無聊的夜,王彥將這部爛片重新看了一遍,他有些看懂了,陳凱戈想講什麼。
其實仔細看《無極》他的每一句台詞就比較經典和有深意,相對《赤壁》,《夜宴》這一流古裝商業大片,《無極》的台詞要經典的多。
可惜它講的表達的意識太多,又被包裝在一個看似見底的玻璃瓶裏,孰不知,這個玻璃瓶隻是外殼,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還在裏,看慣了世間繁華,真正要返樸歸真,反而給世人憑添些難度,這種難度是魚兒在水中遊慣了,是怎麼都無法想象鳥兒的高度,而鳥兒在天上飛慣了,也無法想象魚兒在水中的深度,高屋建瓴的建築需要往上走,頭仰得太久了,大部分人就選擇舒服的平坦著走了,隻有少部分人要去看那頂樓的風景,樓上風景獨好,也畢竟隻有少部人說“好”。
怎樣給“無極”下個定義呢?它應該是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僅僅存在純粹的世界裏,而俗事紛爭本無常,所以真正的“無極”是無存在的,隻存在文人墨客理想的世界裏,很難去真正給這個理想的境界下個準確的定義
講了這麼多,似乎隻是觀眾沒有真正理解《無極》的內涵,這其實就是《無極》的錯,因為它沒有把命題講清楚、講通俗。這個致命弱點給它帶來的不良後果隻能由它自己來承擔。
對於商業電影來說,《無極》的思想埋藏得太深,而它的失敗之處在於把中心思想混雜在許多抽象的意象與象征符號中,使觀眾覺得混亂,不知所雲,在大眾的觀點來看,這種故作深沉才是無厘頭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用了明星陣容,有了製作華麗的畫麵,再演上一段愛情故事,以為這樣就迎合了大眾的口味。事實正好相反,電影是一門敘事的藝術,好的電影必須能夠引起大眾感情上的共鳴,要的是大眾化的敘事方式、通俗的故事,這樣才能給觀眾貼近、真實、投入的體驗,才能把電影打造成夢幻與真實的交集。
有了商業的外表,卻沒有通俗的故事,無疑是掛著羊頭買狗肉,難怪觀眾大呼上當。大眾不是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也不是藝術家,《無極》的思想與表現手法的脫節使得觀眾與主創人員的交流、觀眾與電影中人物的交流產生了無法逾越的鴻溝。
它隻是一個寓言,偏要模仿史詩故事,這是定位不當。《無極》可以成為一則好寓言,但它不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有人喜歡用《無極》與《指環王》作對比來凸顯《無極》的不足。《指環王》用十小時的影片來創造一個架空世界,顯得豐滿而真實;無極僅僅隻有兩個小時,卻要講述如此抽象龐雜的思想內容,給人的感覺就是抽象化、概念化,用大眾的話來說,就是很空、很假、很無聊。
所以陳凱戈很悲情,隻能說他可憐的遇上了一個隻喜歡插科打諢,喜歡方便麵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