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試】
計算要靠錢生錢,也有很多選擇。
小熊第一步,其實就踏錯了,我當時從網上下載了幾本投機的書,比如《道氏理論》《日本蠟燭圖》等,花了幾天的時間看掉了好幾本。
感受就是,這輩子我恐怕學不會的,對於我這種智商的人來說,這些理論完全就是瞎猜嘛。
然後開始學習經濟學的那套,什麼有效市場理論啊等等,當時看到現金流折現法如獲至寶,癡想每天隻需要這樣算算就可以發大財了。
我記得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窗外萬籟俱寂,也或者是青蛙和癩蛤蟆齊鳴,我在那裏計算寶鋼的現金流折現,越算越開心。
如果我假設寶鋼每年增長10%,它每股就要值20元,如果每年增長20%,那每股就值25元了。
比起當時股價隻有14元來說,豈不是便宜壞了。
但是我發現,我怎麼假設,就得出什麼樣的值,到最後寶鋼的價值還是取決於我怎麼假設嘛,但是我的假設和瞎猜其實沒多少區別。
於是,經過幾天的興奮期,我告別現金流折現法。
經過三周各種不靠譜的嚐試之後,我才撿起最不起眼的價值投資法,勉勉強強地接受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理論。
【苦修】
剛開始學習價值投資的日子比較瘋狂,如饑似渴般地看書,普通的書兩天就看完,稍微好點的書花一周可以看上三遍。
記得當時第一本看的書就是《偉大的博弈——華爾街的曆史》。
不知道有多少人學習投資,或者學習價值投資開手的書是這本。
當時選這書作為第一本道理很簡單,這本是我第一本找到和下載的,而且書的內容通俗易懂,就是講故事。
但是這個無心之舉,反而收到了奇效。
就像是楊威利元帥學習軍事史成為一代名將一樣,學習金融史,也能夠幫助我蔑視一切市場反常的波動,不論多麼大的波動華爾街曆史上都經曆過了。
那時恰逢2007年底2008年初,美國股市正好是自由落體下跌的時候,我倒是沒這麼害怕了。
後來看了很多投資類的書,個人感覺有經典的也有“坑爹”的。
【培訓】
200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有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在深圳培訓價值投資,時間也正好是小熊回國的時候。
於是小熊就屁顛屁顛地坐著飛機從上海飛到深圳參加了這次培訓。
話說當時這個兩天的培訓貴啊,要6800元,加上機票要將近8000元了。
不過當時小熊已經在投資上賺到一點錢了,對財富自由也有了更大的渴望,所以沒有太多猶豫就參加了這次培訓。
學習了兩天之後,發現他的投資分析和估值方法給了小熊很大的啟發。
小熊在初級課當中教授的投資方法,當中20%的部分就是他的投資分析方法。
所以說你們這些初級課學生多幸福,本來這培訓要收費6800元的。
雖然這次培訓比較貴,但是比起小熊在投資上的收益來說,連1%都遠遠不到,那小熊算是賺到了。
而且這種估值方法能夠納入小熊的投資體係,讓小熊發展出自己的投資體係(這個在進階課教授),這6800元又算得了什麼呢?
後來聽說那個私募基金去年做不下去了,不得不清盤,很可惜。
那也是後話了。
【後悔】
隨著小熊的投資體係日趨成熟,小熊也越來越後悔。
後悔沒有早點醒悟,後悔2005年到2007年這兩年多荒廢了許多日子。
小熊現在也不能算完全財富自由,隻能算半自由吧,但是感受和幾年前完全不同了。
自信,不論是金融危機還是公司裁員,都不能剝奪我的財富以及投資能力。
心境,以前小熊可是資深憤青加“屌絲”,網上罵戰高手,現在小熊才明白,當時的咄咄逼人隻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淡定,以前不論我找的工作多好,心中總是沒底,現在我沒什麼可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