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知道她的人都為她天才的想象所征服,但是知道她背景的人就了解,她患有先天性的視網膜成像缺陷,視網膜上充滿了幻覺式的圓點。
她的視覺世界,就是由一片圓點覆蓋的,就好像我們透過一塊布滿了圓點的玻璃看到的世界。
也就是說,她並不是憑空想象出她的藝術世界,她是真的看到了這樣的世界,再加以藝術地誇張和變形,才成就了她怪異而獨特的風格。
還有一位更廣為人知的澳洲人,力克·胡哲(NickVujicic),他一出生就沒有雙手雙腳,卻會騎馬、衝浪、打鼓、踢足球等,他會的這些運動就連四肢健全的人都很少能做到。
但我最欽佩的,是他的父親因為他的父親相信力克一定能戰勝這種先天的缺陷。
在力克18個月大的時候,父親就把他放到水裏,讓他學習遊泳。
4歲的時候,父親讓他用臀部以下隻有兩個腳指頭的畸形腳練習打字,最終讓力克在21歲的時候,獲得了會計與財務規劃兩個學士學位。
我猜想,如果力克的父親相信的是“我的兒子是一個殘疾人,他將無法自理,無法學會任何技能,一生隻能靠政府救濟過日子”,如果力克的父親相信的是這樣的世界,他一定會日日以淚洗麵,找護理工來照顧力克的生活,向政府申請補助,那麼他也一定會看到以及得到他所相信的世界。
可是力克的父親相信的是“我的兒子可以學會任何運動”,“我兒子跟正常人一樣”,他也看到及得到了他所相信的世界。
你相信這個世界全都是外貌協會,那你的腰超過一尺八你就會痛恨不已;你相信暴富的神話,你就會花大價錢去買“15交易日獲利120%”的股票軟件;你相信人的才能全部是先天的,那你不會在某個技能上花10000小時的努力;你相信這個世界隻有“拚爹”才會成功,那你一輩子隻能行走在“屌絲”的路上。
你相信什麼,你就能看見什麼!
隻有你相信你會實現夢想,夢想才會陪伴在你左右。
夢想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屋住,不過當你擁有的時候,總覺得精神飽滿,自信充沛,太陽特別明亮,鮮花也特別芬芳。
夢想摘星的人才有可能登上月球
夢想是這般美妙,連想一下都會覺得幸福。
可是現實又是這般殘酷,別說月薪50萬,就連年薪50萬,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你甚至覺得上麵說的那些個學生太幼稚可笑了,改變世界?
做公益事業?
推動中國藝術文化產業?
簡直是做大頭夢,你現在整天想的,就是明年可以加薪水,後年可以升一次職,大後年找到結婚對象。
你說這叫“現實”,這叫“成熟”,你說夢想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裏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牧羊少年因為夢想而走上去往埃及的道路,路上他遇見了一位水晶店的店主。
店主的夢想是去麥加朝聖。
當牧羊少年詢問店主,為什麼不去實現他的夢想時,店主說:“我年輕的時候,因為想要去麥加朝聖,所以選擇先積攢一點錢,開了這個水晶店。
當時我想,等我成了富翁,就去麥加朝聖。
但是當我賺夠了錢,我卻無法脫身,我無法把店鋪交給別人照看,因此麥加朝聖就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很多人,也同那位水晶店的老板一樣,在歲月中逐漸消磨了最初的夢想。
年輕的時候,誰都會有夢想。
我們也常常為自己尋找借口說,讓我們先積攢一點錢,等工作再穩定一點,等薪水再高一點,等我有更多的業餘時間。
可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現實慢慢把我們吞沒了,夢想也就消失了。
牧羊少年,為了夢想,鼓起勇氣,把自己身邊的羊群全部賣掉,然後積攢了路費,踏上了尋夢之旅;而我們的夢想,是否僅僅止於我們的想象?
我記得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大概的意思是說,成功人士大多都是理想主義者,而且理想高遠得幾乎都不能實現。
而正因為“取法乎上,得其中也”,擁有高遠的夢想,他們才能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準。
而“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如果你追求的就隻是簡單的溫飽、加薪、升職,那麼也許你連這些都得不到。
有兩個鄉下小男孩躺在星空下,一個說“天上的星星真美,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走近去看看那些星星”;另一個說“別做那些不切實際的美夢了,我隻希望有一天我能攢夠錢,去最近的大城市看看風景”。
如果我告訴你,他們當中出了一位宇航員,他登上了月球,你會認為是後者嗎?
著名廣告人李奧·貝納說過一句話:“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亦不致滿手汙泥。”隻有夢想是要去看星星的人,才有可能登陸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