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秀宮起火後,新入宮的人現在是均已安置在各宮中了,也算各歸其位了。
鄰近中秋家宴,短短的幾日時間,各宮中也是小事不斷。皇後的身體說是已無大礙,但是大家看見齊太醫仍然每日到鳳棲宮中診脈,皇後還是照樣喝著藥湯。
麟趾宮中還算最安靜的,自從王常在進了落日閣,除了給懿貴妃請安,基本就沒出門,一直在落日閣養傷。懿貴妃雖解了禁足,但是也不怎麼出門了。
鹹福宮就麻煩些,明貴人每日不是聽兩個選侍互相告狀,就是給她們解決矛盾,明貴人實在忍無可忍了,終於在一日早晨爆發了,把兩個選侍都罰了,命她們不得出自己的院子,每日抄背宮規,直至中秋那日。
賢妃的長樂宮中,看著風平浪靜,賢妃每日處理宮務,又要操辦中秋家宴,確實沒時間去管麗貴人,寧美人。倆人還算過得舒心。隻是倆人總是趁著賢妃不在的時候,互相商量著什麼,實在沒什麼事情,就去太後宮中獻殷勤,把太後哄得倒是很高興。
暮雪的長春宮中,還算最和諧的。就是嘉貴嬪聽了儲秀宮那日的事情後,覺得自己宮中這兩個真是幫不上自己多大的忙,好不容易給暮雪爭取個機會,還被柳常在她們給攪合了。現在柳常在的胳膊上留了疤,以後能不能侍寢還不好說。這程美人自從上次事沒成,皇上也沒再宣她去承恩殿,這擺明了皇上還是對她不感興趣啊。嘉貴嬪撫摸著自己的肚子,暗暗心中盤算,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靠自己肚子裏這個。
景元五年中秋前兩日,護國公府的人進宮報信兒,說是護國公突然昏迷不醒,請太後皇上賜太醫前去給護國公看診。皇上急招了四五個太醫院的杏林高手,前去醫治護國公。皇上還為了安慰太後,想讓賢妃出宮去護國公府看看,但是賢妃管著宮中事務,這樣一來她必須要交出權柄,她不想撒手,於是借口中秋家宴在即,她走不開。於是太後命麗貴人回家去,中秋家宴當日再回宮。
經過兩日的診治,護國公終於醒了過來,但是說不了話,也下不了床了,護國公中風了。消息傳回宮裏,太後傳了桂嬤嬤,讓桂嬤嬤打聽護國公為何會無緣無故中風。桂嬤嬤通過家裏人知道了,原來護國公中風昏迷當日在書房和大老爺吵了起來,而且下人們還聽見了裏麵砸東西的聲音,聽見護國公最後的一句話是罵大老爺的:“逆子,你這是讓全家給你陪葬什麼的,還說要麵見太後,之後就沒了動靜,直到大老爺跑出來喊人。大家才看見倒在門口的護國公。”
太後聽了,氣的直哆嗦,對桂嬤嬤說:“這一定是我那個不爭氣的大哥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惹得父親生那麼大的氣!他要是能爭點氣,父親早就可以解甲歸田,安享晚年了。何必還每日領兵操練,風裏來雨裏去的!這身體可不就垮了!”太後難過地掉了幾滴眼淚。
桂嬤嬤安慰著太後說:“太後您也別著急,國公爺不是醒了嗎?皇上安排了禦醫暫時在府裏住著,給國公爺調養著,國公爺會好起來的。”
“好了又有什麼用?這護國公的爵位早晚都是大哥的,他既沒有參加科舉,也不曾領兵打仗,文也不行,武也不行,隻能抱著這護國公的爵位。咱們大燕向來尚武,從開國到現在哪個公侯的爵位不是靠軍功掙來的,隻怕過不了幾年,皇上便會以此理由讓大哥降爵承襲。”太後擔憂地說。
“不是還有承祖少爺嗎?他可是跟著國公爺殺過匪患的,也算立個功了。皇上怎麼也會顧忌太後您呢!”桂嬤嬤自己說這話心裏都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