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準備班師回朝
進入漢東大都督府境內已經有三個月左右了,各路大軍傳回來的都是捷報,隻是戰事都不太激烈,我大唐軍隊行到之處,倭人無不聞風而降,沒有遭到過什麼激烈的抵抗。
從這些收到的情況上可以看出,當初決定在這個時候出征倭國是最好的選擇,倭內亂還未完全平息,各部落頭人正自惶恐,無法相互策應及聯合起來,抗擊我大軍;直擊倭國都難波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倭王及其屬下重大的大臣,還有倭國內的貴族不及防備,大部被俘虜或者擊斃,倭軍士氣大受影響,大半的殘餘的倭守軍沒有進行抵抗,就向我大軍投降了。
冷兵器時代不比熱兵器時代,一座城被破後,城內的守軍士氣已經瓦解,基本不可能再有一房一屋的抵抗,城破即表示此戰已經失敗,對於攻城方來攻入城中就是取得了攻城戰的勝利;而對於一個國家來,國都被攻破,一國之主被俘虜,那此國也差不多可以宣布滅亡,就和去年攻擊百濟、高麗,如今攻取的倭國樣,其屬下各城的守將都已經沒有信心也沒有膽氣再戰。
更不要倭國的士兵也無法與我大唐訓練有素的將士相比,倭兵的戰力甚至連百濟、高麗的士兵也是比不上的,這也是我大軍進入倭境內後,戰事進展異常順利的原因之一。
戰事進展的順利程度是遠超李業詡的想象,原本以他的估計,將大部分倭境內領地占領至少要半來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以李業詡所想的倭人抵抗強度,應該是不差的,就如後世二戰時候日本兵那樣,不輕易投降,沒想到現在遇到的倭兵完全不是一回事,戰力差不,意誌力也更差,投降甚至都是搶著先,生怕落後要被殺頭般,李業詡想著有可能那所為有的武士道精神還沒盛行。
隻過了不到三個月,那些情報人員所報告的倭境內重要地方基本被我大軍占領,李業詡的使命大部已經斟酌完成,和高麗、百濟、新羅一般,如今的倭國已經不存在了,在這片土地上,留存的是我大唐的漢東道大都督府,並且由我漢人實治的,我軍數萬將士留在這裏,將對當地的土著人實行有效的威壓。
待布置好漢東大都督府的一切後,李業詡就可以率一部將士凱旋回京了。
各路出征的將領率部完成了各自的戰略目標後,除以一部將士留守各重要地方後,其他軍士也將押著大量的俘虜回東州來,在東州集結。
哪些人留守在這裏,李業詡從李世民留在他的上一份密旨裏,委任這些官員的名單中就可以看出來,最後一份密旨裏的內容他都已經可以猜到了。
隻不過,回程不會太順利,俘虜的倭人有數十萬,這些人若要全部押解回內地的話,那是要費不少時日的,離了倭地後,無論是從熊津還是雞林州再經安東,或者直接從漢東乘船直航,這些俘虜都不可能一次性押完,有可能還要到下一年才可以全部運完。
這也是考驗留守將領組織能力的一個事件,李業詡希望留守的主將蘇海政,還有劉仁軌等能不出紕漏,為出征倭國的戰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李業詡也擬定了詳細的命令,派人送往各路出征的大軍。
李業詡希望,各路大軍能在入秋時候回到東州,那樣可以趁現在的偏南季風,直航回內地靠海的淮南、江南道一帶的,李業詡決定自己率大軍回京時候還是乘坐水師戰船由海道直接回內地,這樣可以省卻騎馬行進的勞累,同時減少行進時間,爭取在嚴寒到來前回到長安。
--------
金勝曼的寢房內,李業詡沒待下人通報即快步走了進來,對正梳妝的金勝曼道:“公主殿下,本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正在服侍金勝曼梳妝的幾位侍女看到李業詡闖進來,都紅著臉閃了出去,隻留下金善敏一個人服侍,金善敏也是微紅著臉,低著頭,不敢看李業詡。
金善敏自是最清楚李業詡與金勝曼的關係,她也多次隱約地聽到李業詡與金勝曼在房內激烈肉博的情景,在感到臉紅耳赤的同時,整個人身子也是癢癢的,似有蟲子在爬,早已經偷偷喜歡上李業詡的金善敏,也在心裏祈願,有一李業詡能將她拉進房多好。隻是每每都是失望,李業詡甚至正眼都沒瞧過她,還好金勝曼安慰她,無論如何都會將她帶在身邊的,這才讓她吃了定心丸,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今日看到李業詡直接闖進金勝曼寢房內,金善敏心裏更是狂跳不已,連幫金勝曼梳頭發的手都在微微顫抖,一張俏臉也是漲得通紅,不敢看李業詡,隻是聽到李業詡所的,有好消息要告訴時,也是忍不住瞄了眼李業詡,眼巴巴地等著李業詡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