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多事之秋(1 / 2)

尚書令次日進洛陽, 陳群父子與眾多受到征辟的名士在宮門前等候,隻等朝廷的授職安排下來。

宮外已經掀起狂風,文士大多弱不禁風, 抱著雙臂直呼寒冷。陳群猶且覺得可以,見陳紀已然有些發顫,便站在迎風麵擋在他前麵。

“阿父可覺好些?”

陳紀呼出一口冷氣, 在麵上蒸起一淺淡的白汽,他走到陳群身邊, 低聲說道:“如今董太師掌權, 授官一事應由他一手操辦而非天子。”

“我等文人進京雖不過半日, 卻極少聽侍從說起天子, 而是董卓。”

陳群點頭應答。此時董卓身率侍從感到,在場所有人都紛紛拜伏,其地位已經在無形之中形同天子。陳群沒有好奇心去打量麵前這個身穿官服的中年人,但方才草草看的一眼便覺得他生得粗獷, 乍一看去不怒自威。

然他肥肉橫生, 從體型上來看已經沒有半點久經沙場的模樣。

董卓自進京以來,聽從手下謀士的建議廣泛的優待天下名士,將名師招攬入宮, 給予官職,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名士的支持,從而在朝廷之中站穩腳跟。

陳紀被董卓就家拜五官中郎將。

這次不得已而到京師, 被董卓遷為尚書令。

陳群被授予廷尉左平, 負責具體案件的審理, 位次於廷尉正、監。

既出宮門,陳紀忽而歎息。

陳紀問他為何歎息,陳紀說道:“曆來廷尉及其屬官人選常常擇取出身於律學世家者﹐如順帝時吳雄﹐三世廷尉﹔郭躬一家﹐以傳習小杜律著稱。”

“你雖與鄭公學過一段時間的律學, 但處理事務時到底仍是力不從心。”

陳群聽他如此說來,雖然乍一聽是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卻亦有為人父者為其子的關切與擔憂。

他笑道:“阿父勿憂,群幼時即對律學極有興趣,長此以往,又有碩師悉心教導,也當不負所學才是。”

“此前郡中舉我為茂才,朝廷審核時,群亦無為難之處。”

陳紀聽他這麼說來,是相當自信,便也輕輕點頭不再說了。

父子二人此番來洛陽,離家不足五日,但到底疲累。

官邸寬敞,並無多少侍奉之人,倒也清靜。

夜裏,月明風清。

屋外的梧桐樹下碎葉嗦嗦,兀自打著哆嗦。

烏鵲南飛,徘徊不知歸處。

天色尚早,陳群將府中的事務安排妥帖之後便坐於屋中溫習律令。

房中寂靜無聲,窗戶緊閉不透半點風聲。麵前的火光衝麵,隻是半個時辰便叫人暖醺醺的有了睡意。

燭光照亮桌前人,膚若白玉潤,唇若朱砂紅,睫如鴉羽兀顫,卻見那對眸子睜著一眨也不眨,好像已經容納了水墨丹青,素雅深沉。

“吱呀”~

風進來了,將門推開。

把人從睡意中喚醒起來。恍惚之間一個人影出現在門口,倒叫陳群嚇了一跳,忙從門縫看去,那熟悉的臉安撫下剛才狂跳的心。

“阿父?”

陳紀一身深衣直裾,方才還在書房,現下乍然出現在門口,悄無聲息的,倒叫陳群感到疑惑。

“本想敲門,但門先我一步,已經開了。”陳紀一邊將門關好,一邊笑著陳述道。

“阿父白日倦憊,何不早些歇息?”

陳群將房間裏麵的門窗都確認了一遍,保證不會被冷風吹開,這才又點了一盞燈重新坐回去。

“方才我進來,可將你嚇了一跳?”陳紀笑道,有幾分輕鬆的揶揄。

陳群沒有否認,便點著頭承認了。“阿父夜裏找我,定是有事,可要飲茶?”他一邊說著,一邊用眼神詢問。

“若無事,為父還不能與你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