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下有個小石村。
村頭有一棵老柳樹,樹樁焦黑,乃是一株雷擊柳。
柳樹後的第一個院子,便是村裏的私塾所在。
在這辦學的先生名叫方雲峰。
方姓在青山縣乃是大姓,祖上一直都在做藥材生意,尤其以縣城的方家嫡係為主,操持著大藥堂,和趙國周邊的六個國家都有貿易往來,生意還做到了趙國京城去。
方雲峰是方家庶出子弟,沒有資格接管家族產業,好在他自幼聰慧,苦讀十年,在成年後考取了秀才功名,外出遊曆一番後,卻是來到小石村落戶,村裏人對他十分尊敬,隻因為他願意教導村中後生讀書,為這些山村窮苦人家的孩子開蒙。
至於拜師求學的束脩,方雲峰並未刻意要求,鳥蛋五穀也可,野菜山果也行,即便什麼東西都不拿,也能來私塾上課。
他的膝下,有一子一女。
長子名叫方浩,今年已經十歲,長相清秀,唇紅齒白,眉眼與方雲峰又六七分相似,聰慧機敏,是村民口中的‘狀元郎’。
小女名叫方芸,今年也有八歲,對讀書不感興趣,最喜歡跟著方浩到處玩耍,雖是姑娘家,卻是男孩脾性,膽大倔強,也不怕生人。
除了方浩,沒誰能管住方芸。
再說回方浩,這孩子從小聰明過人,三歲能詩,五歲能文,十歲時方雲峰就開始專門傳授他學習科考文風,如此訓練了半年,也能作出錦繡文章,等到來年縣裏舉辦童子試,方雲峰就打算讓他去試試,要是僥幸考過,就能算作童生,可以吃皇糧領月俸。
方浩的娘親則要平凡許多,身體不是很好,相貌隻算清秀,是個地地道道的山村農婦。
有時方浩也能聽到村裏的姑婆嚼舌根,這些人都覺得自己娘親配不上做秀才的老爹。
方浩卻一點都不覺得。
娘親對他和妹妹非常照顧,每當老爹要抽打自己時,娘親都會攔著,免去了他好多頓毒打。
而方雲峰每到這時又都下不去手,隻能搖頭念叨著‘慈母多敗兒’這樣的話語。
方浩自小讀書習字,空閑時還會跟著村裏的漢子學些莊家把式,也算是文武雙全,小小身體裏,氣血很旺盛,精神也很好。
普通孩子這個年紀,還在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蝦。
方浩天生早慧,又喜好讀書,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爬上大青山去遠眺。
對於大山外麵的世界,他的心中充滿了向往。
“算算日子,二叔這兩天也該到了,不知道這次又給我帶了什麼好玩的東西?”
他有個二叔,是老爹的同胞兄弟,叫作方雲海。
二叔是位走商,也是做藥材生意,經常帶著青山縣產出的藥材,和大江南北各地的商人交易,互通有無。
就在方浩放眼遠眺村外古道時,身後傳來了一道童稚聲。
“浩子,你家來客人了,先生要我叫你快點回去。”
他身後說話的小胖子,是小石村老村長的孫兒,大名叫李富貴,小名小石頭,長得虎頭虎腦、憨厚可愛,就是那雙眼睛看著太過機靈賊溜。
聽到李富貴的喊話,方浩轉身一笑,將手邊沒吃完的幾個李子遞到他手上。
“好兄弟,這些果子送你了,多謝你來傳話,我得趕緊回家,慢了又得挨揍。”
“有吃的?”
李富貴眼神一亮:“這些李子酸不酸,太酸了我可不吃。”
嘴上說著拒絕,可是他的口水已經流了出來。
方浩早已一溜煙徑直跑下山,還不忘回答小胖子的話。
“一點都不酸,就是甜得牙疼!”
李富貴信以為真,嘴饞得要命,一口就吞下個李子到嘴裏,頓時滿口都是酸澀汁水,直接咳嗽著吐了滿地。
“你個殺千刀的死浩子,又在騙你家富貴爺爺!”
……
下了山,走回村子,方浩見到柳樹下停著一輛馬車。
拉車的兩匹駿馬,一青一紅。
方浩哈哈一笑,揮舞著手臂喊道:“小青,小紅!”
兩匹駿馬聽到有人叫喚,回頭哼唧哼唧看了一眼,並沒有認出眼前這個小家夥是自己主人的大侄子,倒是院子裏傳來了爽朗笑聲。
“浩兒!過來讓二叔看看,有沒有長高長壯!”
站在門邊說話的,是個精壯黝黑的布袍漢子,正對著方浩哈哈大笑。
見到二叔,方浩連忙撒丫子跑過去:“二叔,你可算來了!”
方雲海蹲身摸著他的腦袋,笑問道:“怎麼,這才兩個月不見,你就這麼想二叔了?”
“可不是嘛,這臭小子可是天天都在掐著手指頭算你幾時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