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這個時候敵人援軍將至,你繼續守在這裏隻有死路,不如再次進入山林,等待時機。
查理一世顯然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既然這裏渡河不便,那麼他可以繼續往上遊尋找水淺的地方渡河。
李信徹底的不想管對方了,準備坐看對方再次戰敗。
果然查理一世往上走,從伯明翰支援的兩個團也跟議會軍彙合了,議會軍從兩千四變成了三千六。
取得人數優勢的議會軍已經不滿足於防守,他們開始沿河兩岸追擊,打算一舉擊潰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覺得對方沿著河流兩岸布防這明顯就是送菜的昏招,把優勢兵力分布兩岸,這邊隻有一千八對岸也是一千八,哪一方都沒有自己的兵力多。
反敗為勝的機會到了!查理一世再次回軍作戰,顯然查理一世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沒有快速的擊潰對方,而對方對岸的支援兵力源源不斷的時候,對方渡河成功了。
查理一世的新招募軍隊再次被擊潰,再一次眼巴巴的看著李信的時候,李信冷笑著看他:“你失去了翻盤的底牌,以後該怎麼辦?去往威爾士的道路也被封鎖,你該怎麼辦?”
盡管李信對查理一世非常不滿,但是該救還是得救,好在潰逃的路上,大明護衛隊都是從海上來的,武裝泅渡問題不大,關鍵問題就是怎麼堅持到天黑。
一路上走走停停,遇到多次追兵都被李信的護衛軍擊潰,然後收攏了三百多潰兵之後,李信決定不等了,直接下午就泅渡,現在不跑他們可能在天黑前就被追上。
選了一個地方李信不在猶豫,大家一趟一趟的把裝備彈藥食物運送到對岸,剛遊了兩個來回,大股的議會追擊軍就到了。
李信隻能帶著殘缺的隊伍,和少量的物資逃離。好在查理一世被提前運送到了對岸。
就這樣一路晝伏夜出,在不少人以為他們會前往威爾士的是時候,他們一路南下,來到了普利茅斯。
查理一世告訴李信,這裏還有忠於王室的臣民在等著他,結果李信帶著人到這才發現,這裏已經掛上了議會旗。
依靠手上的三百人,進攻一座城堡,除非出現奇跡,否則根本就不可能,李信憂慮的望著海麵,如果實在不行,隻能找一個漁港讓艦隊先登岸卸下一部分支援部隊在進攻了。
查理一世現在已經徹底放棄了,他已經想流亡去歐羅巴大陸找某位表親接濟一下,這英格蘭他是一天都不想待著了。
當然如果能借此前往大明看看這個實際上最繁華的國家那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能夠說動大明皇帝出兵幫他複國,那麼就更好再好了,想想對方的海軍填滿海洋,對方的陸軍有三百萬之多。
這是多麼恐怖多麼偉大的數字,隻可惜,身邊這位李信一點帶走他的意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