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緋聞炒作(2 / 2)

“你當然有拒絕的權利,甚至你拒絕之後他們也可能不會在後麵的宣傳行程中針對你,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我敢說以後內地電影市場就對你關上門了,以後別想有什麼機會,在香江想出頭有多難不用我提醒你,你不抓住機會在內地出名,以後就隻能在香江打轉。”

經紀人把情況做了一通分析,把其中的門門道道跟厲害關係給安至傑解釋清楚,末了還是忍不住敲打一番。

“香江比內地先進好多,機會也一樣不少,現在我不出名那是沒有遇到對的作品,遲早觀眾會喜歡我的,這邊的價格比香江低,我在香江發展也幾好。”安至傑聽完經紀人的話才恍然大悟,想起這幾年在香江發展遇到的種種憋悶他也不開心,最後隻好嘟囔一句為自己辯解。

安至傑說的不是假話,至少現在安至傑在香江的價格是比內地高一些,隻是所謂的機會不少不過是在自欺欺人而已,02年之後香江電影就徹底不行了,他這兩年能夠參演的電影沒一部反響強烈飽受歡迎,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出頭機會渺茫。

“你答應下來就好,我現在就回複劇組那邊,我敢打賭女方那邊一定也會答應,接下來我們雙方做好溝通,以免在媒體麵前露出馬腳,壞了大事。”經紀人哪能不明白自己藝人的尿性,知道他已經同意了,無非是嘴硬而已。

於是在《疾速追殺》的宣傳行程中,經過某位觀察力驚人的記者在無意中發現安至傑跟霍思煙倆人的神態親密,眼神曖昧,一番辛苦的跟蹤,總算排到了倆人私底下宛若情侶的照片,一時間安至傑霍思煙的“戀情”甚囂塵上,娛樂八卦版麵全是這兩個人的身影,而他們在上映中的電影《疾速追殺》就成功的吸引了巨大的關注,畢竟他們是“因戲生情”。

不能不說,安至傑霍思煙戀情消息的確給正在火熱上映的《疾速追殺》添了一把火,直接反應就在消息曝光第二天的電影票房上,不跌反漲,雖然隻有小小的一百萬不到,但效果依然喜人,可見炒作緋聞還是有幫助的,當然了,這兩位名氣也蹭蹭蹭的往上漲,就跟《疾速追殺》的票房一般。

明星緋聞似乎是個永恒不滅的話題,無論是早期傳統媒體時代還是新媒體時代或者是自媒體時代,這個話題從未在大眾視野中消失過,反而甚至越來越常見,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究其原因,無非是八卦緋聞一向有市場罷了,關於明星們的各種小道八卦總能滿足吃瓜群眾或多或少的窺私心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緋聞有流量,而在娛樂圈,流量就等同於名跟利。

說白了為什麼無論是明星的經紀公司跟各個營銷公司老是炒作明星緋聞,因為緋聞有效啊,操作難度低見效快,吃瓜群眾總是對此樂此不疲,一有什麼明星之間的感情信息他們往往比當事人更加投入,各種信息挖掘討論得熱火朝天,為新聞炒作提供了衍生的溫床合。

即便吃瓜群眾見慣了各種狗血新聞滿天飛經過各種炒作無底線的洗禮之後,明星緋聞炒作也仍然十投九中、屢試不爽,隻能說說炒作方真的太懂大眾的心理弱點:熱衷男女關係八卦,喜歡在別人的感情中投射自己的影子。

對藝人來說,緋聞炒作是利大於弊的事情,隻需要犧牲小小的私人空間便能成功的吸引一波眼球,把自己的人氣推上去,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就能借此上位,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站穩腳跟,名利雙收。

某位演《笑傲江湖》的男演員就通過與三位女藝人的戀情,獲取大量的關注度,被媒體所追捧,成功從讓自己從三線演員一躍成為當紅小生,最後更是成為天王夫,身價過億。

對經紀公司來說,通過炒作緋聞能夠提升手中的藝人的價值,出名不跟不出名的藝人那是兩種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別的不說,光是片約、代言、活動這些就有天壤之別,而對經紀公司而言隻有成名的藝人才能讓他們獲取豐厚利益,所以往往經紀公司比藝人本身更加熱衷炒作。

對媒體來說,有炒作遠比沒有炒作要好得多,炒作代表的就是賣點,賣點就是銷量,銷量就是收入,媒體不但不會把炒作拒之門外,有時候他們反而就是炒作的重要推手之一,明知道是炒作也會跟著捧場,畢竟如果媒體不跟進,吃瓜群眾們的消息渠道就完全閉塞,炒作就玩不下去了。

當然了,炒作是一把雙刃劍,把控不好容易傷人傷己,落於下乘的炒作會讓藝人在大眾的印象中留下不好的一麵,甚至會敗壞名聲造成惡感,不僅會壞了“錢途”,可能還會從此斷絕獲得某些資源可能性。

在這個圈子中,名聲不重要也很重要,就看你要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成功者從來不在少數,失敗者也多如繁星,想要獲得就必須有付出,至於是否匹配,誰都沒法保證,僅此而已。

在04年的當口,吃瓜群眾們還沒有經過網絡大爆炸時代的炒作新聞洗禮,對娛樂圈仍然保持著一絲天真的幻想跟美好的期待,他們還沒有明白什麼叫做“有一種戀情叫做宣傳期”,其實明白也依然沒有什麼改變,畢竟對於他們來說,隻要“瓜”好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