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轉播的鏡頭立馬對準了坐在前排的劉德樺,場上的人也適時的奉上掌聲,劉德樺保持著笑容,也加入鼓掌的行列。
頒獎禮有時候對參加的提名演員來說會比較煎熬,特別是有足夠名氣的明星級演員,一晚上都被攝影機給照顧到,自己內心有什麼想法也不能直接表露,都需要保持淡定的樣子,還得配合場上的調侃,這個沒有一點兒功力還真的繃不住。
藝術中心的大廳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這裏的座位數量,所以角度非常合理,舞台上的話通過音響傳播之後在每個人的耳中都非常的清晰,不存在死角,台上的話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所以這說明了一件事情,金馬獎的價值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我想它應該是一枚勳章,是電影這個戰場的勳章……”蔡康詠說完這句話,從舞台的中央走到舞台大幕前的一個設計好的角落,既能讓下麵的觀眾看到他,又不會遮擋後麵的空間。
隨著蔡康詠的話音落下,封閉打大幕緩緩打開,褐黃色的幕布上麵是連延的蕾絲墜子,如同一朵朵花兒在綻放著,在一片似錦的繁花打開之後,露出了幕布之後的真容。
“啪啪啪啪啪!”掌聲響起,這個極具震撼的開場讓人驚歎,因為在大幕打開之後,是整齊排列的四排座位,上麵坐滿了電影人,如豐碑,是傳奇。
“拍電影的人,一旦得到了這枚勳章,他們就會永遠留在我們寶貴的記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請容我,為各位介紹過去三十九年來,已經得到這枚勳章的曆屆電影人。”蔡康詠在一片掌聲中說道,話語清晰與熱烈的掌聲涇渭分明,他的話音落下,掌聲爆發出更大的能量,升了一個台階,熱烈無比。
亮起的大屏幕上,鏡頭對準了四排座位上的一位位麵孔,這些人都是金馬的傳奇,每一位都是金馬的記憶。
“葛香亭!”
“王萊!”
“淩波!”
“盧燕!”
“上官靈鳳!”
“胡因夢!”
“柯俊雄!”
“章國明!”
“秦沛!”
……
“周白!”
“黎名!”
“李心潔!”
……
每念到一個人的名字,鏡頭就會對準他,或是舉手致意,或是點頭微笑,全場歡呼聲不斷,四排座位,四十位電影人,都是金馬獎抹不去的印記,也代表著金馬獎的輝煌。
老中青三代電影人,四十位金馬明星,雖然沒辦法把每一屆的影帝影後跟最佳導演都請上台,但能做到如此,已經堪稱完美,這裏有國際影帝,有國際導演,有天王之尊,有江湖大哥,有前代女神,此刻他們都是金馬的豐碑,代表著四十年的金馬曆史,什麼是底蘊,這就是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