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紅毯(1 / 2)

12月13日,台南立藝術中心,天還沒有黑的時候燈光就亮了起來,長長的紅毯在燈光的照射下,似乎變得更加的神聖一樣,紅毯的兩側,圍滿了被柵欄隔開的影迷,現場還要安保人員時不時的查看。

媒體有專門的區域,他們的長槍短炮早就對準了紅毯的開頭,期待著即將登場的明星們,他們的造型打扮將會成時尚話題,而今晚的采訪跟獎項更會吸引無數人的關注,對他們來說,話題跟噱頭永遠值得追求。

金馬獎的報名影片不少,似乎因為有《無痛失戀》、《盲井》、《我的野蠻女友》這些電影的加入,原本對金馬不太感冒的影片也紛紛報名了,可惜哪怕幾乎跟上一屆持平的報名影片數量也沒辦法解決金馬獎的資金短缺的問題,今晚的規格並不比其他屆高出多少。

要知道今年是金馬四十年,按照組委會的意思是要大操大辦的,但資金遲遲無法解決最終導致他們要提升規格的想法未能實現,而且為了扶持灣灣本土的電影,入圍影片也有了一些爭議,給頒獎禮似乎蒙上一絲陰影。

明星還沒有出現,灣灣這邊一些不知名的十八線藝人就把紅毯這邊占據了,他們的服裝大多暴露,造型大多大膽,不停的擺著姿勢期望能獲得記者青睞,遠遠瞅著他們的安保人員也沒辦法拉下臉驅趕,人家有邀請函呢,雖然不知道是通過什麼渠道弄來的,但起碼是有入場資格的不是麼,上麵話事人沒有發話,權當這些人是在幫頒獎晚會預熱了。

媒體區的記者興趣寥寥,敷衍的拍了幾下就讓這些打醬油的十八線藝人興奮不已,他們期待著自己能登上媒體的版麵,吸引一波關注,或許因此出名也說不定。

所以說蹭紅毯這個事真不是我們日後的明星才會做出的low逼事,灣灣這邊為了博出位的藝人早就玩過這一套了,而歐美那邊為了出名的小藝人更是遠比這不要底線的多,我們日後玩的那一套跟他們相比的話要小巫見大巫了。

第一個出現在紅毯上的是朱延評,這位最風光的時期已經要上溯到八九十年代,他的拍片風格跟香港導演王金相似,以商業喜劇為主,而票房也都輝煌過,故有「灣灣的王金」稱號,可惜論才華他連王胖子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作品幾乎都是嚴重重複與抄襲;另外,劇情過於老套不求創新,觀眾逐漸失去興趣,到了新世紀之後已經江河日下,麵臨著無片可拍的窘境,早就熱度不再。

他是灣灣本土的著名導演,曾經在商業片上麵的成績也拿得出手,勉強算個咖,記者也就給了麵子,讓朱延評笑開了花,心中的自得油然而生,覺得自己的地位得到了證明。

引起記者真正熱情的還是得數許鞍華、鄭玉玲、吳家麗、關景鵬、萬子良這些香江來的嘉賓,特別是白色西裝外套黑色長大衣的萬子良跟一襲紅色低胸長裙的鄭玉玲到場,哪怕還沒有開始走紅毯就把紅毯的熱度一下子就升了上去。

萬子良早已不複當年的風範,身材已經變的臃腫,耐不住灣灣的影迷喜歡呀,歡呼聲浪一波接著一波,香江明星他們愛的發狂,這點跟內地的影迷倒是沒啥兩樣,哪怕三線以下的藝人都會受到追捧,更遑論是曾經一線的萬子良,而影迷這麼給麵子,萬子良的笑容也收不住,不時的揮手跟影迷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