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這部電影周白基本上是光貼錢,第一筆錢把盈利的錢都捐了出去,而按照他的計劃,每一年持續捐助,拍攝的成本不用兩年就也捐出去了,不過做慈善嘛,這點錢他花得起。
“那就好,反正我要是再捐也就隻能是賣房子了,不過我又做不到這一點,有你出力我心裏也舒服了不少,那些人的評論其實我無所謂,我覺得無奈的是除了拍攝電影之外做不到其他的,但話說回來,我自問是已經盡力了,問心無愧。”李洋輕輕的舒了口氣,坦然的說。
直到現在,許多人對於《盲井》依然是激烈的批評,覺得故意抹黑了祖國,拿著祖國的陰暗麵討好西方,這種完全用立場看待問題的角度,周白也是醉了,他們並沒看到因為有《盲井》,黑煤窯終究是少了一些,或許因此讓一些家庭不再陷入悲劇,他們既看不懂《盲井》的藝術水平,更加看不懂其中的悲憫,他們其實連電影為什麼叫《盲井》都不知道。
“視而不見謂之盲,所謂‘盲’,是盲在心,是內心對良知、對生命的視而不見、見而不救。”,《盲井》是通過揭露和批判當今社會中的某些陰暗麵和人性中醜陋、貪婪、自私、凶殘的一麵,來彰顯人性中的善良和仁愛的光芒以及社會中光明溫暖的一麵,所表現的是一群社會底層人的生活,展現人們的欲望和煩惱,人性的善與惡、糾結與掙紮、多麵與複雜,探討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悲劇,冷靜而悲憫。
相比那些屁股是真的歪的電影,李洋的電影才是從來都沒有販賣黑暗、落後和苦難,他的電影角度很冷靜,沒有煽情,沒有抹黑,隻是對準的是底層的生活,而他表達的是憐憫、仁愛,呼喚的是社會對這群人的關注,這才是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高度,李洋從未違背自己的良知,從未愧對自己經受的教育,他所做的,如他所愛的,為這塊土地,為這群人們。
周白自問做不到李洋那樣的純粹,所以他隻能是為李洋的創作提供幫助,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他做的不比李洋的少,李洋的是藝術表達,他則是在藝術表達之外更多是從社會層麵去努力,盡自己所能。
“你下一部電影想好了拍什麼記得跟我說,反正我估計讓你拍那些風花雪月的題材也完全沒可能,藝術家都有自己的領域跟土壤,你注定會在現實題材一直走下去,鏡頭對準的還是底層的人民,這點絕對不會改變的。這一次拍我盡量幫你周旋,爭取合規拍攝,上映。”周白思考了一下,對李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