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幾千萬虧得起(2 / 2)

“老板,你讓我聯係的美國那邊做特效人員已經聯係好了,現在特效團隊的整個框架沒有問題,他們都答應過來,不過我還是有疑問,我們現有的資金,很難支撐一個大的特效團隊啊。”劉國洋在一周的工作報告會上遞給周白一大串的名單。

“這些都隻是基本框架,有這些技術骨幹,我們就能組建一個特效團隊出來,最起碼有他們在我們想要實現特效自製是沒有問題的,資金方麵你不用擔心,特效公司成立之後我會注入一大筆資金。”周白笑笑說道。

“老板,我還是覺得我們自己組建特效團隊沒有必要,這些會技術的工作人員挖過來代價都不小,光靠目前國內現有的電影業務我們很難支撐整個團隊的運轉,完全看不到盈利的可能,這樣下去就是個無底洞啊。”劉國洋擔憂的說道。

在美國,一個中等水準的特效人員年薪三萬美元左右,高級人員五萬美元,頂級人員則十萬美元,周白從美國挖人過來組建特效團隊,哪怕目前規模不算很大,這裏麵的開支也不小。

北美電影收益靠的是產業鏈,電影票房隻占20%,dvd出租出售占40%。電視和周邊占40%,而哪怕是電影票房,人家也是快到百億美金的規模,加上海外無往而不利的票房成績,所以人家養得起數量龐大的特效從業人員,現在在國內想要做與北美媲美的特效,太難了。

在中國做電影靠票房能活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要養特效團隊那簡直是癡人說夢,再說國內目前也沒有相應的環境,五毛錢特效已經是常態。

“未來數字電影技術肯定是席卷整個電影工業,IMAX電影也不再是什麼新奇的東西,CG技術隻會越來越發達,特效鏡頭在電影中大篇幅的出現會成為常態,我現在做的隻是做前期發鋪敘,把技術帶回國內僅僅隻是產業布局的其中一環而已。”周白歎了口氣,他又何嚐不知道現在做特效就等於虧錢,還是個無底洞。

“前期虧錢是一定的,過幾年後如果能做到收支平衡我就很滿意了,我沒想過要靠著特效公司賺錢,我要做的是提升國內電影工業技術當中的一塊,說到底特效是要為電影服務的,我要做的是讓我們也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特效,填補國內電影產業的一個空缺。”周白說道。

“我不是對老板你布局產業有什麼意見,隻是現在就怕我們的資金支撐不住,一年的開支至少幾千萬,這還是預計是小規模的團隊,如果團隊規模擴大,一年那不是要幾個億?”劉國洋擔憂的說道。

“放心吧,很快我們就不愁資金了,至少幾個億的資金不愁,哪怕一直虧錢,我也能虧得起,大不了虧錢養出一隻一流特效團隊,重要的不是資金,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能力消化技術,開發技術。”周白微微一笑,他有底氣虧得起,特效方麵的東西他也不懂,現在也是在學習之中,但隻要是花幾千萬就能解決的,都不是太大的問題,至少目前他虧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