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演哪一部電影,準備工作都是周白的重中之重,先把劇本吃透是每一個科班出身的演員都認同的做法,理性在先,感性在後也是科班出身的演員所認同的理念。
跟不同演員的合作過程中,周白並沒有固守這些理念,他在表演道路上的追求,一直在變化中尋求不變,而對他表演方式已經表演理念造成影響的人不算少。
從《我的父親母親》開始,在老謀子的調教下,他對表演的理解一下子從學校所塑造的認知中跳躍出來,在那段時間,如何把握表演的力道是他一直在琢磨的東西,所以才有了駱長餘溫文爾雅卻堅實有力的形象。
老謀子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都覺得這種內斂式的表演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哪怕是在《國歌》中,他塑造的田漢一角也是很內斂,也給他帶來了一座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可是到了《藍色愛情》中,周白發現自己身上的同質化的東西有不少,所以有一段時間他也很迷惘,雖然最終完成了邰林這個角色的塑造,可是他並不滿意,反而覺得有些遺憾。
等到《跨年夜之吻》的時候,他遇到了靈氣滿滿的周公子,不同於科班出身演員的表演,周公子本身都是從體驗方向進入角色,所以周白在周訊身上所汲取的東西很重要,那一次他完全的拋開了以前的理念,完全的舍棄所謂的控製,全部從角色本心出發。
等演完《初戀五十次》之後,他接著演《藍宇》,在《藍宇》這部電影中,周白就是采取了全部進入角色的體驗的方法,不需要抽離,不需要控製,才有了陳捍東這個充滿著生命力的角色,這一次也讓他獲得一座金馬影帝獎杯。
到了《英雄》,他遇到了張漫玉,在角色塑造上麵,張漫玉這種細致深入骨髓,充滿豐富變化的風格,又讓他汲取到了很多東西,讓他對表演的理解更加的深入,這種風格讓他大為受益,於是他又領悟了控製的另一種境界。
而現在《無痛失戀》,鞏莉的穩如泰山渾然天成的表演方式跟風格又讓周白發現另一種風景,他也在跟鞏莉的搭戲中汲取了不一樣的東西,這些東西讓他的表演更加富有生命力。
不僅僅是鞏莉,無論是馮逺征還是段奕紅,甚至範兵冰,周白在他們表演的時候都在默默觀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尋找不一樣的體驗,然後對照自身,審視自我,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表演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表演的處理有千千萬萬種,怎麼去塑造角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才會有強調不同角度的表演流派,但這些也在一直進步,互相借鑒跟優化。
周白被影響到並不是說他被人帶著走,以他的功力怎麼可能會被人輕易帶著走呢,他被影響的是關於表演的理解,關於表演的感悟,與其說被影響不如說他從別人身上吸收了優點,然後提升自己。
固步自封是最要不得,一個演員一旦覺得自己的表演方式就是最完美的,那也代表著他已經沒有進步的空間了,他會一直重複自己,跳脫不開那一片天地就說明他的上限就是這樣了。
周白一直在進步之中,他從不同的演員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道路,看到不同樣的優點,但是這些道路他並沒有急著選擇一條,而是通過嚐試,體驗,然後又再整理歸納,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