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謀的電影一向不缺乏關注的人,而這一次,電影的風格與他之前的風格截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更貼近大眾,更重要的是,周白的出現把他電影最薄弱的一環給彌補了,可以說比原曆史上的電影已經提升了一個檔次。
電影質量的提升也反應在票房上,第一周上映,直接就突破了五百萬票房,引發了觀影熱潮,以《我的父親母親》的排片,第一周票房比《國歌》還要好,可想而知已經算是大爆了。
原來曆史上,《我的父親母親》在國內的總票房不過是八百五十萬人民幣,這是總票房成績,差不多是一百萬美金,而現在上映一周已經達到了507萬票房,突破一千萬是鐵板釘釘的事情,這絕對是意外之喜。
現在電影市場已經疲軟到跟個鼻涕蟲一樣,根本就是一潭死水差不多,除了馮大炮的賀歲片,誰都是虧錢,他們唯一能依靠的是海外發行權收回成本或盈利,如果能拿到大獎就能賺的更多,所以張偉評對國內票房也沒有什麼期望。
在國內投入的宣發根本就沒花幾個錢,屬於那種放養的狀態,首映如果不是老謀子邀請了不少朋友過來,張偉評是想幹脆不要辦得了,免得辦得寒酸了還沒人恥笑。
國內之前預估的票房在新畫麵公司看來,能有八九百萬的票房就算是合格,重心還是放在海外的發行權,所以跟哥倫比亞的合作才是最緊要的,其他都是浮雲。
現在《我的父親母親》直接來個大爆炸,首周就突破了五百萬,更何況隨著口碑的發酵,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於是張偉評幹脆就咬牙拿出一筆錢來投入國內的宣發上,趁熱打鐵,說不定能撈上一把。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國內別看票房不高,可是這是直接票房分賬的,海外隻能是賣一下發行權,一錘子買賣,不可同日而語。
《我的父親母親》口碑越發高漲,看過電影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都是非常的高,也願意跟身邊的朋友分享,所以在這種熱潮中,《我的父親母親》的票房竟然逆行而上,第二周的票房直接突破七百萬,總票房達到了一千二百萬。
這樣的票房走勢已經算得上是逆天了,主要是在好口碑的帶動下,院線方麵也加大了排片,畢竟隻要有人買票,他們是一定有錢收的,收的比製作方還要高。
這幾年電影市場低迷,幾乎沒啥人喜歡看電影,甚至幾年後馮小鋼客串星爺的電影《功夫》中鱷魚幫老大,說過一句台詞“我做什麼也不會做電影,星期天電影院一個人都沒有。”,其實就是現在電影市場的寫照,也是馮小鋼的有感而發。
《我的父親母親》的在好口碑的帶動下,至少有一部分觀眾願意回到了電影院來看電影,而他們看完之後也會被感動,紛紛安利給身邊的人,所以《我的父親母親》這部電影的形式看上去特別好,然後,盜版碟片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