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的時間有115分鍾,周白在電影進行了十來分鍾之後,終於冷靜了下來,雖然那種幸福感跟滿足感依然充斥在周白的心中,可不知道為什麼,周白慢慢的開始審視起自己的表演。
嗯,這個鏡頭的表演我使用的表演方式應該更多,當時就應該跟導演要求多拍幾條,這個眼神到位是到位了,但情緒的傳達跟肢體應該更隨意一些,看來當時我還是對表演的理解不夠。
整部電影下來,周白都是在這樣吹毛求疵的狀態下來看電影,當然這並不是說周白表演很差,而是回過頭來,周白覺得自己可以表演得更好,層次應該更豐富,表演可以更到位一些。
說白了他其實就是個完美主義者,起碼在表演這一項上麵是這樣的,如果伍子牛知道他這個想法,一定跟他說他戲瘋子的稱號不是平白得來的,在片場的時候從一開始的周一條到最後的周瘋子,你已經把很多人折騰得不輕了。
就說現在吧,電影裏麵周白都快把陳昆虐得有些慘不忍睹了,而這已經是伍子牛為了電影效果平衡,一拍再拍的結果。
搭戲的過程中其實很微妙,演員之間的接戲其實是很講究的,所以老戲骨跟小生小旦搭戲的時候盡可能收著演,還得盡量讓對方好接一些,可惜就算這樣,還是有很多戲一看就覺得演技的差距太大,小生小旦根本就接不住。
這種戲看上去對比很強烈,其實是對電影的一種傷害,所以導演都是盡可能的讓演員之間達到平衡,不至於完全被一邊的表演所掩蓋,不然對手戲變成獨角戲,戲就毀了。
周白跟陳昆的情況其實就是類似於這種情況,電影一開拍的時候還好,倆人盡管有差距,但還不是那種特別強烈的對比,可隨著周白越來越入戲,演技也跟著升級,到了後麵陳昆根本就接不住,當時可把伍子牛頭疼死。
升級的周白太可怕,整個片場就沒幾個人能接下來,隻好一次次的磨,還好陳昆也是有心氣的人,也拚命了,最後能維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上。
這種平衡即便是有差異的,可是並沒有破壞電影的敘事跟節奏,也算是另一種化學反應吧。
如果換現在的周白,他有很多種方法解決這種情況,現在的他能更自如的表演,也會適當的降低搭戲演員的壓力,隻是在《國歌》片場,當時他對表演的領悟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廣闊而深入。
周白在成長,而陳昆也在成長,現在的陳昆在演技上也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那次電影拍攝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磨練,現在他的演技進步很快,班主任都讚不絕口。
對比電影中自己跟周白的表演,陳昆心中清楚自己這一次實實在在的輸給周白,一直都是被壓製,無話可說,陳昆心想如果有下一次機會,我不會這麼輕易的輸給老白。
電影結束,掌聲雷鳴,掌聲中周白等一幹主創登台致謝,而後就是一些采訪活動,回答一些媒體的問題,差不多就結束了首映禮了。